9月6日下午至7日,“壯美黃河行”網絡主題活動內蒙古行走進了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生態業示範區和巴彥淖爾市磴口縣、臨河區。

在中國西北部,黃河以西,祈連山脈以北有一塊充滿生機的廣袤沃土,這就是內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盟烏蘭布和生態業示範區始終秉持“打造新綠洲,保護母親河”的生態治理理念,重抓沙漠生態綜合治理、沙漠葡萄產業發展、全域生態旅遊、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力推進烏蘭布和沙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全力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型、現代、綠色示範區。

示範區立足依沙傍水的獨特自然資源和區位優勢,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在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古鹽運碼頭、攝影愛好者驛站、民宿風情三張文化旅遊牌和有機種植、綠色養殖、特色飲食三張產業牌,推動傳統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帶動巴彥木仁全面振興,促進農牧民羣衆增收致富。

阿拉善盟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最西端,阿拉善奇異的大漠風光、秀美的賀蘭山神韻、神祕的西夏古韻、雄渾的戈壁奇觀、古老的居延文化、豪放的蒙古風情、悠遠的絲綢文明,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巴彥淖爾市位於黃河“幾”字彎頂端,“黃河百害,唯富一套”,黃河流經巴彥淖爾市345公里,年引黃河水量50億立方米左右,是全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是亞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引水灌區。

巴彥淖爾市第一站,我們來到了百湖之鄉、魅力磴口,參觀了黃河三盛公水利樞紐、黃河風情特色小鎮、萬畝光伏園區,瞭解了沙漠水稻及循環水養魚項目。

黃河三盛公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2公里處,整個三盛公水利風景區可以分爲生態景觀區、商務旅遊接待區、黃河溼地景觀區。生態景觀區主要包括金屬雕塑園、天下第一古箏,黃河水壇、黃河放生地等景點;商務旅遊接待區包括三盛公大酒店、蓮花池漁家樂、金三角農家樂等旅遊休閒度假場所;黃河溼地景觀區包括黃河溼地、萬畝葵園以及我縣正在打造的南湖溼地公園等景觀。

俗話說“九曲黃河十八彎”,三盛公水利樞紐就位於黃河最大的“幾”字彎頭,樞紐工程始建於1959年,竣工於1961年,是亞洲最大的、黃河上唯一的以灌溉爲主的一首制大型引水平原閘壩工程,堪稱“萬里黃河第一閘”,同時兼有交通、發電和旅遊等多種功能。在這裏黃河水是由低緯度流向高緯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唯一可以觀看到黃河冰凌景觀的地方。

黃河風情特色小鎮位於巴彥淖爾市磴口縣巴彥高勒鎮,臨近阿拉善盟、烏海市和鄂爾多斯市交界處,是萬里黃河第一閘三盛公水利樞紐景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十三五”期間磴口縣重點打造的黃河文化特色旅遊小鎮。項目總佔地約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2100畝,綠化面積2000畝。風情特色小鎮包括核心區、飛行體驗區、荷花島區、汽車營地、南湖溼地公園、澄清湖溼地、綠化景觀區。目前,項目的主體結構完成80%,總體的形象進度已完成60%,預計明年12月份全部完工,投入使用。

第二站,迎接我們的是臨河區河套農牧業展館、河套水利文化博物館、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美洋洋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富強村。

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總佔地面積爲35.2平方公里,是全市最大的開放性溼地景區,國家級龍舟賽賽點,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在2014年被評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景區按照“三帶五區”的總體佈局,打造觀光休閒、文化體驗,溼地度假於一體的綜合性旅遊景區。三帶爲“二黃河”觀光休閒帶、黃河生態景觀帶、永濟渠生態景觀帶;五區爲河套文化觀光區、河套文化體驗區、河套文化度假區、河套文化養生區、河套溼地運動區(1、河套葵花畫廊2、黃河古渡3、觀凌塔4、黃河河套驛站)。

坐上游輪參觀“二黃河”觀光休閒帶,遊客不僅可以乘觀賞兩岸風光,沿途還有《金犁開田》雕塑、《黃河母親》雕塑、長城、搏克手雕塑等景點。“二黃河”觀光休閒帶總佔地面積603萬㎡,以二黃河爲中央水軸(河道寬120米),兩岸爲園林綠化區,現已完成20公里黃金水道。

黃河河套文化旅遊區,巴彥淖爾市沿黃旅遊經濟帶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富強村位於狼山鎮最南端,距臨河城區6公里,該村是市、區兩級確定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先後被國家旅遊局評爲“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被自治區住建廳評爲“美麗宜居村莊”和“美麗鄉村”。2016年12月,富強村獲評“中國十大最美鄉村”,是內蒙古自治區唯一獲此殊榮的鄉村。

按照“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理念,富強村在改造中堅持村民原有生產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基本不變,房屋改造保留了北方民居風貌,大量融入河套文化元素,每一點改變都以保護鄉村原有文脈、留住鄉愁記憶爲出發點。整個村莊打造過程中將功能區細化分佈,從而形成了集美食休閒、生態農業、果蔬採摘、民俗文化、飛行體驗於一體的新型旅遊觀光村。

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