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世界上社會福利制度最完善的地方,歐洲卻很少有免費的公廁。

  身處巴黎,感受浪漫之都的氛圍、欣賞巴黎人文藝術的同時,最煩心的就是尋找公共廁所。

  出門在外上一趟洗手間不僅得花少則0.5歐多則2歐的費用,而且有的時候你可能根本就找不到廁所。

  以“浪漫”“優雅”聞名世界的法國人,卻喜歡“隨處方便”,這乍聽起來很令人喫驚。但實際上,這對於法國人來說其實是個“歷史遺留問題”

  巴黎位於高盧地區,在古羅馬帝國時代就是比較蠻荒的居住地。在凱撒征服高盧後,巴黎的地位也僅僅是部族聚居地,並沒有受到羅馬文明的太多影響,城市基礎建設和衛生狀況在當時的這羣蠻族統治下可想而知。

  

  中世紀時期,在歐洲還不存在下水道排污系統,當時法國的貴族連家裏都不設置廁所,僅用木桶作爲承載糞便的器具,他們的僕人會定時把這些堆積的糞便進行掩埋處理。普通市民處理污物的方式就比較“簡單粗暴”了—一般直接將木桶收集的污物倒到臨近的馬路上。久而久之,街上經常是糞水橫流、臭氣熏天,其中充斥的大量細菌更是傳染病及瘟疫的傳染源。這種野蠻的污物處理方式所導致的混亂狀態致使巴黎官方於1395年頒佈了一項法令:嚴禁將夜壺倒出窗外。然而,法國公民在17世紀時仍未改變這一陋習。

  

  終於,這種種惡劣的現象引起了法國王室的重視。1608年時,亨利四世頒佈了“禁止向窗外潑灑糞尿”的法令;1677年時,巴黎的警察署長又發佈了要求家庭安裝廁所的強制令;到1777年時,路易16世再次發佈了“嚴禁向窗外傾瀉污物”的禁令。不過,能逼得兩任君主對此發佈禁令,也可以看出,這項“風俗”從未真正絕跡。

  19世紀,拿破崙三世執政時期,他對巴黎的建築物進行了大規模改建,大部分私家房屋都強制設置了廁所。然而,私家廁所的推廣反而讓公廁的興建更爲困難。在1914年至2014年的一百年中,巴黎市議會竟然否決了政府增設公廁的撥款請求共計73次之多,理由很簡單:因爲沒有法國人願意花自己的稅金,單單爲旅行者修幾個公共廁所。

  與此同時,巴黎政府決定在全國各地修建公共小便池。雖說是小便池,但其實就是一堵矮牆和一塊擋板的簡單組合,所以當真正有人在此如廁時,畫風還是不那麼雅觀。

  

  1865-1875巴黎街頭的公廁

  

  步入21世紀,巴黎人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城市缺少公共廁所,但不乏許多面色通紅、步履急促、脾氣暴躁的外國旅客。於是他們在巴黎主要的觀光景區放置了很多Sanisettes,就是我們說的“投幣式廁所”,每次40歐分,不設找零,僅接受10分和20分的硬幣。不久,這些廁所旁又會經常出現一些捏着紙幣換零錢的外國人。

  

  2006年,巴黎市政府終於再次宣佈,這些投幣廁所將全部免費使用,並且鼓勵外國旅客“在巴黎盡情喝水吧!”。但你知道,法國人總會給你驚喜:

  這些廁所的使用時間是15分鐘,門關上後開始計時。一旦到時,門自動開啓...

  洗手池全自動,並分爲4個步驟:

  - 檢測到“手”伸過來,噴出一點水

  - 噴出洗手泡沫

  - 噴出大量水

  - 烘乾

  但是大多數旅行者並不會想到巴黎人是如此的“細膩”,於是經常會抱怨剛剛洗完的手上被噴上了泡沫。

  於是在近十年來,巴黎市內已經陸續安裝了數百個免費的自淨式公廁,現在也開始對隨地方便的行爲進行罰款,但似乎都沒能從根本解決問題。 政府依然在支付高額的費用請清潔工處理這些污物。

  

  今年8月,Faltazi工作室打造的市政產品Uritrottoir露天公共便池開始在巴黎公共場所投放測試。這是一種無氣味、旨在保護生態的公共便池。

  

  根據設計者的想法,“Uritrottoir”一詞是由法文單詞“人行道”和“小便斗”組成,目的在提供“公共小便生態方案”。

  紅色盒子的前方有開口可收集小便,底下的箱子結構裏裝滿了秸稈及木屑等乾燥物。

  

  有人來小便時,尿液會順着管子進入下面的箱子並與秸稈相混合,也就成了製造化肥的原料。

  “Uritrottoir”的內部還有傳感器一直監測尿液量,當達到一定數值時會提醒負責人員來收走,然後再用來轉換成化肥。

  目前,巴黎市區隨地小便現象嚴重的地點設置了四個“Uritrottoir”。然而,露天便池也遭遇不少非議,比如煞風景、有礙觀瞻以及被女權組織強烈抗議,她們認爲露天小便池更加強化了只有男人們可以站着撒尿的專屬形象。

  

  'They have been installed on a sexist proposition: men cannot control themselves (from the bladder point of view) and so all of society has to adapt,' said Gwendoline Coipeault of French feminist group Femmes Solidaires.

  'The public space must be transformed to cause them minimum discomfort.'

  'It's absurd, no one needs to urinate in the street.'

  

  就像我們理所當然地認爲全世界的公廁都應該免費一樣,付費使用公廁也是歐洲人的習慣。

  在歐洲維持一個整潔衛生間要付出的人力成本非常高,他們還是更傾向於“誰使用誰付費”的原則,可以維持廁所幹淨整潔。

  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在巴黎快速找到公共廁所:

  1

  你可以在這些地方找到:首先法國的公共交通工具站點、機場、火車站等都是有廁所的,但除了機場的廁所是免費的,其他通常要收費,而且這裏的廁所一般還可以洗澡。

  

  2

  遊客密集區域的公廁是最多的,而在遊客較少的地方,咖啡館酒吧內的廁所則承擔了公共廁所的作用。一般來說,歐洲人出門很少帶水,累了渴了就路邊的bar或者cafe一坐,花1-2歐元的價格喝杯咖啡或買個飲料,順便解決一下內急,這是歐洲人所習慣的一種生活方式。

  

  3

  快餐廳如麥當勞、肯德基、Quick等一般都會提供免費廁所,但在人流密集的位置,它們比較多使用密碼門,因此你需要先購買一份麥當勞快餐,從小票中獲取上廁所的密碼,不是很餓的話你可以點上一杯最便宜的咖啡。

  

  4

  就近找家商場或酒店碰碰運氣,規模較大的商場如Monoprix、Fnac等都是可以找到廁所的。

  

  如果你在教堂附近就再好不過了。一般教堂側面通向辦公室的門道里都會有廁所,但標誌不明顯。

  5

  手機裏必備一個toilet finder,在app裏點開廁所詳情,會有收費情況,是否需要門禁、開門時間、無障礙設施等信息,甚至還可以給廁所寫點評。

  

  雖說是巴黎尋廁攻略,

  宏觀上也適用於法國的其他城市或歐洲的其他國家,

  大家旅遊時也用得上~

  說到底,即使在歐洲找公廁可能會爲你帶來許多麻煩,但無形之中也讓你積累了另一種奇妙的生活經驗,這也不失爲一種融入歐洲人日常生活的體驗。

  每一個初來歐洲旅遊或者留學的朋友,

  都會有一兩件關於找廁所的趣事,

  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

  參考內容:

  http://m.leparisien.fr/actus/unitrottoir

  https://www.frenchtoday.com/blog/french-culture/the-right-way-to-ask-where-is-the-bathroom-in-french

  http://www.racontemoilhistoire.com/2016/09/toilettes/

  圖片來源於網絡

  - END -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想法”(FranceZone),作者:童茜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