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賊盜墓方法多種多樣,子孫後代不但不敢管,還要殺雞伺候

文 | 韋爵爺

有這麼一則故事,說的是一位王爺的後代,被盜墓賊盯上了祖先的陵墓,眼看祖墳被挖,他還得殺雞犒勞,這故事聽起來十分可笑,但是卻也透露出更多的無奈。這很大程度上與當時多戰亂、多盜匪的社會背景有關,作爲後人,沒有能力守住自己祖先的陵墓,還不得不與強盜爲伍,更牛的是還要殺雞伺候,這是多大的悲哀啊!

後代挖祖墳這種現象出現的原因,除了皇族已經走向沒落,生活變得貧窮之外,還有一點就是盜賊土匪猖獗,無人管理。如上面所說的王爺後人之所以幫外人挖祖墳,也是被盜墓賊的勢力脅迫,當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挖祖墳也只得不得已而爲之。也可以說,與其被別人胡亂挖出來,還不如自己動手,至少不會胡亂損壞,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稍微安慰下自己。

那個年代,盜墓賊遍地都是,看墳的陵戶們根本守不住,而且這些盜墓賊手裏還握着槍,只要能發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誰敢擋住他們,基本都是死路一條。十八里店有一座王爺墳,十九世紀二十年代,當地的村民和土匪勾結把這座墓盜了,當時生怕看墳的戶主會聲張,於是把他們全家都綁了起來;

三十年代,萬子營有一座肅親王的墓,有一夥盜墓賊勾結了土匪把幾戶看墳戶都關了起來,然開挖了三天,最後還用炸藥炸開了墓頂,盜走了陪葬品。當地的村長爲了不得罪土匪,還好喫好喝招待了他們三天;九龍山有座裕親王墳地,一夥盜墓賊拿着槍逼着看墳戶打開墓門,結果槍支走火,看墳戶被嚇得沒幾年就死了。

有一些膽子大的看墳戶也會也配上幾支槍,可盜墓賊一點也不怕。房山區有處克王墳地,由於最初的看墳戶坎了陵墓裏的樹燒炭而被辭退。換了一個有些兇相,還養了七八條狗的人,就算拿着洋槍,也根本擋不住盜匪,陵墓說盜還是被盜了;

位於朝陽區長店村的康熙廢太子後裔墳,當時有兩戶持槍的看墳戶看墳,但是狡猾的盜賊居然使計離間兩家人,後突襲墳地,打死了一個看墳戶就把墓盜了。

其實,在很多時候,盜墓賊根本不需要動刀動槍或者殺人,只要趁看墳戶放鬆警惕的時候,偷偷地去盜墓就能得手。比如河北易縣有處王爺墳,盜墓賊們乘看墳戶們都去村裏聽戲的機會將墳挖了,直到第二天才被發現墓被盜了。

同年,昌平縣的定王墳也發生了相似的一幕。村民去聽戲後,第二天發現墳周圍有許多瓜子殼什麼的,墳頂的磚塊都被撬了,再看墓裏的棺材都被打開了,陪葬品也盜光了。清代的王爺墳的看墳戶,很多都當地的農民,本來都老實可靠,但是聽說有些王爺後人起靈,還有盜墓賊盜墓猖狂的影響,少數人也開始監守自盜起來。

所以先祖的墳看不住,有時候不一定是子孫不孝順,也可能是能力有限、時局所迫等因素造成的。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