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需要每天堅持。

今天是學習人民日報推薦的一百首詩詞第51天。你還在堅持麼?一定要堅持,不能掉隊啊!

>> 註釋 <

(1)少(shǎo):不多。

(2)池邊:一作“池中”。

(3)分野色:山野景色被橋分開。

(4)雲根:古人認爲“雲觸石而生”,故稱石爲雲根。這裏指石根雲氣。

(5)幽期:時間非常漫長。負言:指食言,不履行諾言,失信的意思。

>> 譯文 <

悠閒地住在這裏很少有鄰居來,

雜草叢生的小路通向荒蕪小園。

鳥兒自由地棲息在池邊的樹上,

皎潔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門。

走過橋去看見原野迷人的景色,

雲腳在飄動山石也好像在移動。

我暫時離開這裏但是還會回來,

按約定的日期與朋友一起隱居。

>> 作者 <

賈島(779~843年),字浪(閬)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於韓愈,並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 賞析 <

這首詩以“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聯著稱。全詩只是抒寫了作者走訪友人李凝未遇這樣一件尋常小事。首聯描寫了幽居的周圍環境。淡淡兩筆,十分概括地寫了一個“幽”字,暗示出李凝的隱士身分。頷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是歷來廣爲傳誦的名句。這兩句詩寫由於月光皎潔,萬籟俱寂,因作者輕微的敲門聲驚動了宿鳥。作者抓住了這一瞬即逝的現象,來刻畫環境之幽靜,響中寓靜,有出人意料之勝。

頸聯是寫回歸路上所見,一切籠罩着一層潔白如銀的月色,顯出環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尾聯表明詩人不負歸隱的約定。前三聯都是敘事與寫景,最後一聯點出詩人心中幽情,托出詩的主旨。正是這種幽雅的處所,悠閒自得的情趣,引起作者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 故事 <

一天,他同幾位詩友約好到當年居住過的青龍寺遊玩。但左等右等就是不見他們到來,賈島便把隨身攜帶的詩稿拿出來,一邊自我欣賞,一邊自行作進一步的推敲、修改。

夜色已經毫不猶豫地漫了上來,但詩友們仍還沒有到達,賈島估計他們大約是不會來了。於是他穿上衣服趴在几案上稍微眯一會兒,但很快便睡眼朦朧了。一覺醒來,賈島發現一個陌生人從他的衫袖底下抽走了詩稿在看——那可是我的心血呀!賈島心裏這樣一想,便“呼”的一聲站了起來,毫不遲疑地從那人手裏一把拽了過來,然後憤憤然說道:“看你穿得衣服這樣鮮亮,長得又是如此肥頭大耳的,就不是一塊懂詩的料!”那人即便想要搶奪詩稿也來不及了,於是不再說什麼,冷冷地看了賈島一眼,顧自下樓去了。

原來,這被賈島譏嘲的陌生人,可是當朝宣宗皇帝李忱啊!宣宗有微服出行的習慣,這會兒恰逢他改換朝服,出來遊覽,來到該樓下時,忽然聽到有人在吟詩,就登樓上去。而此時的賈島卻因勞累過度而睡着了,於是便出現了上文這一幕。

事後賈島聽人說起那陌生人就是當今皇上時,他嚇得兩腿顫慄不止,便趕忙跑到宮中去叩頭謝罪。據說他後來被貶謫到長江擔任主簿一職,就跟這事兒有着很大的關係。

後來有許多詩人爲他鳴不平,如唐人安程錡(qí)在一首詩裏就有句說賈島“奪卷忤(wǔ)宣宗”意思是:奪走卷子絲毫沒有順從宣宗皇帝;對此,李克恭也有詩句稱“宣宗謫去爲閒事”,意思是:宣宗因爲一件小事貶謫了一名官員。這說的就是賈島啊!賈島膽敢說宣宗皇帝不懂詩的代價,委實是不低的啊!

>> 思考 <

【上期參考答案】: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在這裏要跟各位小朋友道個歉!上期的詩歌應該叫“題詩後”而不是“題後詩”還望各位家長、小朋友能諒解!以後一定避免這樣的錯誤。

【本期問題】:這首詩是因爲哪一句而出名的?你知道答案嗎?快快寫在留言裏吧。

如果覺得本文有用,歡迎轉發收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