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數: 391

閱讀時間: 2 分鐘

跑步步幅多少合適?跑步步幅是一個非常難以捏控的概念,很多人在提高跑步速度的時候,往往不是去提高跑步步頻,反而通過跨大步幅來提高速度。

這樣做的壞處有三點,一是提升速度有限,遠不如提高跑步步頻,二是彈跳蹬地浪費體能,三是慣性衝擊傷害關節,可謂得不償失。

一、跑步步幅怎麼計算?

一般情況下跑步步幅不用太過於嚴格,以身體感受舒適爲主,如果對舒適度把握不住可以藉助以下這個公式來計算。

步幅=身高×0.45(1~1.5),單位:釐米(cm)。

比如我身高173cm,那我跑步最佳步幅就應該在78cm~117cm之間。

這個公式得來的跑步步幅最爲舒適,只要在這個區間之類的跑步步幅,對關節和體能的影響都比較小。

二、如何控制跑步步幅?

跑步速度越快,步幅應該越大,如果步幅太小,那腳落地時跟不上重心就會絆倒。

慢跑的時候如果步幅太大,重心又跟不上腳的落地,所以對下肢衝擊力就會更高。

所以在控制跑步步幅的時候,上面的計算公式只能給出一個範圍,只要跑步幅度在這個範圍之類,那跑步就是安全的,可以隨意變換。

強硬健身,

記得點贊關注和轉發哦!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