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對《天行九歌》68集玄翦與魏庸對話進行分析。

68集開頭就是玄翦和魏庸的對話,這段對話很直白,玄翦終究玩不過老奸巨猾的魏庸,選擇了妥協,不過仔細想來,玄翦真的沒有第二種選擇嗎?接下來詳細分析這段對話。

分析這段對話,首先要從兩者的關係和籌碼入手,魏庸之所以面對玄翦有恃無恐,倚仗的就是玄翦懟纖纖的感情,而當玄翦的孩子出生之後,他又多了一個牽制玄翦的籌碼;而玄翦對魏庸來說是有利用價值的,這種利用價值來源於玄翦羅網的身份和高超的武藝,也來源於他對纖纖的愛,他的身份和身手可以讓魏庸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被懷疑,而他的感情也讓魏庸可以更好的控制他,這種可以控制的利用價值就是玄翦面對魏庸的籌碼。

兩者各自的籌碼維持着兩者之間脆弱的合作關係,但這種關係隨着兩者籌碼的改變,很容易被打破。如果魏庸真的殺了纖纖,那他牽制玄翦的籌碼也就沒有了,他本身也是羅網要除掉的人,玄翦於公於私都會殺掉魏庸,所以魏庸無論如何都一定不會殺纖纖,但他可以刻意的藏匿纖纖,這種折磨比直接殺死纖纖對玄翦的震懾作用更大,畢竟纖纖死了那就一點希望都沒有了,玄翦就只剩下復仇了,但纖纖活着,玄翦就有希望,有希望就容易被魏庸控制。從玄翦的角度考慮,魏庸不除,玄翦永遠無法真正的和纖纖雙宿雙飛,但魏庸又不敢輕易殺掉纖纖,所以如果玄翦以迅雷不及掩耳的手段在魏庸沒有下令殺掉或是藏匿纖纖之前除掉魏庸,那他和纖纖是可以獲得自由的。這也就是開頭玄翦刺殺魏庸的原因,玄翦想要擺脫魏庸,要麼與纖纖斬斷情緣(這是不可能的),要麼就是在魏庸沒下令處置纖纖之前除掉魏庸。那麼反觀玄翦,玄翦的利用價值來源於魏庸要除掉自己政敵這一動機,如果最終魏庸所有的政敵都被除掉了,那玄翦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此時魏庸肯定會把大臣們的死亡全部“嫁禍”給玄翦和羅網(當然羅網和玄翦本身就是兇手,卻不是幕後主謀),洗白自己,然後除掉玄翦,殺人滅口。所以就像後面玄翦殺掉大將軍之後魏庸的卸磨殺驢一樣,只要這份名單上的人還沒全部消滅,魏庸是不會輕易與玄翦反目的。因此玄翦選擇在這個死亡名單上只剩下大將軍一人時出手刺殺魏庸,是迫不得已的。當然玄翦貿然對魏庸下手,與纖纖懷了自己的孩子也有關係,孩子一旦出生,他和纖纖擺脫魏庸將更加困難,而一旦他行刺大將軍成功,他也就沒有了利用價值,魏庸反過頭來會利用母子二人對付玄翦,因此玄翦此時刺殺魏庸也是必然的。

所以玄翦和魏庸的這段對話就很好理解了。就如魏庸說的那樣,玄翦的刺殺就是爲了擺脫魏庸對他的控制和威脅。

至於這份死亡名單,在魏庸看來,死亡名單上還有僅剩的兩個名字,一個是需要玄翦刺殺的大將軍,另一個就是需要自己滅口的玄翦,至於這兩個人都死了,在魏庸的角度,這份死亡名單纔算是真正的終結;而站在玄翦的角度,只要魏庸死掉了,這份死亡名單也就終結了,畢竟魏庸也在羅網的名單內,殺掉魏庸,羅網還會獎勵自己。

而這裏的共同話題,其實就是陰謀變陽謀,兩者開始擺出各自的籌碼攤牌了。要說這個玄翦也是時運不濟,孩子偏偏這個時候出生,但其實這個孩子對玄翦的牽制有限,畢竟以玄翦的身手,殺掉魏庸然後救出孩子易如反掌。問題出在纖纖的分娩上,如果孩子此刻還沒出生,那纖纖可能還呆在家裏備孕呢,玄翦在不走漏風聲的前提下除掉魏庸然後接纖纖一同遠走高飛的計劃是可行的,而這個計劃實施的前提就是出其不意,在魏庸還沒來得及控制纖纖時除掉魏庸。但此刻纖纖已經分娩,這就意味着魏庸此刻一定是把纖纖控制起來了(說的比較直接,但女兒分娩,做父親的肯定會悉心照料自己的女兒,給女兒找一個坐月子的地方)。此刻玄翦根本不知道魏庸把纖纖轉移到哪去了,所以纔會問“纖纖在哪裏”。

自己的計劃全部被打亂了,而且目的已經完全暴露,此時玄翦只能無奈的接受刺殺大將軍的任務,其實如果沒有這個孩子的話,玄翦拒絕刺殺大將軍,可能還有跟魏庸周旋的可能性,纖纖也不至於喪命。可正是因爲魏庸握着母子兩個籌碼,才能完美的牽制住玄翦,如果玄翦不刺殺大將軍,孩子的命也許就沒了,如果玄翦搶奪孩子或是刺殺魏庸,纖纖的命就沒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玄翦這下被剋制的死死的,只能聽任魏庸的擺佈,並默默祈求魏庸可以說到做到。悲劇就此開始。其實玄翦在執行這份死亡名單時,有太多的機會可以除掉魏庸然後帶着纖纖遠走高飛了。可就像魏庸說的那樣,纖纖成了他的弱點,爲了不讓纖纖傷心,他浪費了許多可以儘早除掉魏庸的機會,只有到了不得不除掉魏庸時才貿然出手,可惜計劃終究趕不上變化,棋差一招滿盤皆輸。而站在玄翦的角度,他也在賭,賭魏庸對纖纖的親情和愛,能不能最終成全自己和纖纖,可顯然,魏庸壞的超出了他的預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