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當《復仇者聯盟3》滅霸打完那驚天響指,待如今《蟻人2》的上映,便是漫威宇宙對“正義”不會遲到的約定。美國隊長、鋼鐵俠、雷神、蜘蛛俠......正義的形象,從不缺詮釋此間的英雄,亦不缺認同此道的粉絲們。

正義,英雄......

曾幾何時,當孩提時代的我們,被這種帥氣的方式輕而易舉地俘獲,對這兩字眼的憧憬,幾乎構成了價值觀的主流。即便,伴隨着現實的歷練,沖淡去不切實際的那部分後,它最爲本源的衝動,依舊埋藏在每個人的心底,似會在某些時刻,給予人無法想象的精神力量。

正義的夥伴可以老套,但正義的方式永不過時。

因而,以這份“大衆價值”所出發,便有了《Tiger Bunny》對正義、英雄的詮釋及共鳴。《Tiger Bunny》

這個時代,是娛樂至上,乃至娛樂至死的時代。

前陣子,隨着真人秀風靡熒幕,形形色色的同類節目,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瓜分這爲數不多的“新”蛋糕。直至廣電方面三申五令,這才遏制住有些變味的趨勢。無他,每個節目的背後,都站着投資方大金主,娛樂觀衆的目的,也被收視率的數值取代,繼而被單純地追逐。

《Tiger Bunny》的社會里,所謂“英雄”,也是一個被高度“娛樂”的標籤。

如果說,現實中的真人秀,不過是召集幫演員、明星,《Tiger Bunny》裏的英雄們,便是服務於一檔名爲“Hero TV”的節目。此外,每名英雄背後,都站着各自的投資商。他們維護着城市的和平,既是夥伴又存在着競爭關係,成爲市民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維護和平、節目效果、投資商利益。

《Tiger Bunny》的英雄,註定不像漫威、DC那麼“單純”。此刻的英雄,不僅作爲一座城市對正義最好的名片,亦不再是維護和平的“個人行爲”。甚至這一切,都像極了一出頗具娛樂性質的“英雄遊戲”......

既然英雄們成爲“Hero TV”的演員,自然少不了參與其中的“遊戲規則”——逮捕罪犯、救助市民,每一個正義的行動,都會讓各自獲得相應分數;積分的高低,影響着他們在這座城市的人氣,最高積分的英雄,將被節目方及市民們,看作是斯特恩比特爾的“英雄王”!

英雄=演員,正義=積分。

這一切都太過形象,同樣太過現實。因此,當虎徹與巴納比搭檔不久,會拿“又沒有什麼關係,反正分拿到了”這樣的話“安慰”搭檔;劇場版中,GoldenRyan拿出大範圍重力技能,救助市民同時,還干擾其他英雄的正常行動......

《Tiger Bunny》是一部名爲正義的故事,也是一部意味成長的作品。身爲主角之一的鏑木·T·虎徹,如何從人氣慘淡,被稱爲“正義的破壞王”的狂野猛虎開始,到與巴納比組成搭檔,一步步創下“戰無不勝”的節目記錄。即便要兼顧衆多“功利”因素,他們依舊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正義之路!

從設定到故事,《Tiger Bunny》不愧於“有趣”二字。只是,前半部略顯冗長的單元劇,會讓許多初來乍到的小夥伴,感到幾分焦急與無趣。直到巴納比父母身死之謎,以及噬身之蛇的反派登場,這部作品方纔真正駛入“主車道”!

後半部中,無論面對雙能力者傑克,還是對陣戰鬥用人造人,戰鬥部與主線的整體穿插,讓整體氛圍刺激而不失懸念;巴納比對父母身死時的印象,則讓他在混亂的記憶裏,一步步接近真相。到後來,有着狂野猛虎前腳英雄,後腳罪犯的反轉展開;亦有着馬貝里克社長,從“Hero TV”的創始元老,到揭露出與“噬身之蛇”不可告人的合作黑幕。

《Tiger Bunny》的後半部,遲到的主線(劇情),讓它贏得該有的口碑;自始至終的人物刻畫,則是這部作品最大的亮點:“收視率第一”的工作狂朱伯特;常對虎徹說着“不想做可以不做”的新上司勞埃德;“無論是誰都不能逃避自己犯下的罪惡”的狂徒;更別提“想成爲偶像歌手”的卡莉娜(藍色玫瑰),以及其他英雄們,在各自單元劇中的性格及人生。

【但是我可是很感謝您哦,因爲最高收視率正在不斷刷新中呢!】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更何況在這“唯功利”的世界當中。但是,即便狂野猛虎因“能力衰退”從一部退居二部,再慢慢淡出英雄行列,卻也能湧出像朱伯特女士這樣,以自己的方式,兼顧着工作與正義的天平。

換句話說,英雄,可以像狂野猛虎那樣,拿一輩子時光去執行;也能在自己的崗位,以自己的方式,貫徹名爲“正義”的心意。

並非英雄之人方行英雄之事,行英雄之事着方爲英雄之人!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