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一个包子,开店2000多家,年收20多亿,巴比馒头是如何炼成的?

说起早餐卖包子,大多人印象中的是一个小小的摊位,是非常辛苦的一门生意,虽然可以赚钱,但是赚不了大钱。

但是说起巴比馒头这个专门卖包子的包子店,估计就不是这样了。

巴比馒头成立五年便拥有2000多家门店,年销售额达到了20多亿,号称是包子界的麦当劳。

五年的时间一路走来,巴比馒头是如何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的呢?随无忌哥一起去看看!

1

说起巴比馒头,就不得不提起其创始人,刘会平。

刘会平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初中毕业之后就中断学业远赴山东打工。

一年之后,做油漆工的刘会平忍受不了打工处恶劣的环境,也不想一辈子这样,于是便辞职。

这之后父母又将他送去以为老师傅那里,学做面点,有一门手艺傍身,总是不会错的。

刘会平原本以为做面点比做油漆工轻松,没想到更累,每天凌晨三点多便要起床,学着发面和面。

这种高强度的工作让刘会平睡眠严重不足的同时也让他学会不少专业技能。

刘会平回忆起这段岁月,是充满着感激的,这些经历磨炼了他。

做油漆工的时候刘会平小小年纪便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所以在做面点生意之外的时间,体会到读书重要性的刘会平便经常去一家书店看书。

慢慢地,刘会平在面点行业已经学得差不多,知识也学的不少,19岁的他想自己出去闯一闯,于是便果断收拾行囊,带着几千块钱就踏上“好做生意”的上海。

2

那是1998年,刘会平就站在了上海的土地上。

刘会平到了之后就租了一个店铺,便开张卖馒头,没想到入不敷出,还没怎么开始就要结束了。

姐姐知道这件事之后,立马给了他四千元,表示生意做生意哪有不失败的,鼓励他重新来。

刘会平立即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是因为自己做的面点不对上海人的口味,他们吃不惯,于是他重新开店之后选择了上海人喜欢的生煎包。

一开始的时候,生煎包还卖得比较好,但是时间久了,刘会平发现很多人都注重健康,不太爱吃这种油煎的,生意也没以前好了。

这次刘会平没有轻易关门大吉,一方面是他又资金可以支撑,一方面他也学会了抗压,也不愿意轻易放弃。

于是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一番调研之后他发现想要在上海如此多的早餐摊位出采必须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很多早餐店,要么是价格便宜好吃但是卫生条件不太好,要么是门店大,店内干净,但是味道不怎么样,能不能做出一个味道好、价格适中、又干净卫生的店呢。

他决定先从味道入手,请来了在上海工作多年的老师傅来做馒头,并且形成自己的特色:皮薄馅多,味道细而不腻,非常好吃。

不出意外,这一下子就得到了众人的喜爱,陆陆续续他又开了几个分店、研发了一些新产品。

刘会平这一步走对了,生意上了正轨,一个月能进账好几万。

3

味道做好之后刘会平开始在品牌上面发力了。

起因是因为他一次无意中知道很多顾客表示自家馒头好吃是好吃,但是不太好意思拿出手。他意识到,消费者如今在意的不仅仅是味道好,还在意品牌的效应。

于是2003年,他迎合消费者,去注册了巴比馒头这个商标,这还是上海第一次给一家馒头注册商标呢。

注册完商标之后,第二部便是将包子店打造成品牌连锁店,就像麦当劳这样的产品一样靠味道和品牌去吸引消费者。

为了将巴比馒头做好,刘会平在原材料上着手,不仅自建馅料加工厂,进行标准化的操作,让每一个包子味道一样;

还建立中央工厂,统一制作好包子供应到每个门店,这样门店直接蒸熟就可以售卖出去了。

在人才方面,刘会平也非常重视,招聘有能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并且带着团队不断地调研,研发出消费者喜爱的口味去改善新品。

4

就这样巴比馒头配送一致、口味和品质也一样,之后就有不少加盟商出现。

到了2015年,巴比馒头走上了快速扩张的道路,刘会平也由连锁店的经营者变成包子店的制造商。

2008年,刘会平成立了上海中餐饮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巴比馒头摇身一变成为其旗下品牌;

为了有效利用资源,集团还成了了第三方的冷链物流公司来保证产品的配送。

在刘会平的计划中,未来还会打通线上线下做渠道,将巴比商城变成一个生鲜商城,走主食加工品牌化的道路。

可以说,正是因为刘会平这一路上的决策的努力,才让当初不起眼的馒头店变成如今拥有两千多家分店的包子界大王,实现了年收20亿的行业奇迹。

巴比馒头,小小的包子里酝酿着大生意,只要用心,再小的产品也可以做成奇迹!

大宁子

公众号图片或名称收藏这个优质原创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