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際上,狐友並不是搜狐第一次做的社交產品,搜狐旗下的ChinaRen、白社會曾是80後共同的青春回憶。2009年時張朝陽曾與新浪CEO曹國偉聊天,當時新浪探索社區產品“新浪朋友”並不成功,搜狐正發力社交產品“白社會”,這讓張朝陽很得意。

6月11日晚間,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在其個人微博宣佈:因爲要改進功能,狐友APP將在各應用商店下架一週,安卓手機用戶依然可以去官網: w.sohu.com下載,蘋果手機用戶需要等一週時間,已經下載狐友APP的用戶不受此影響。

距6月9日正式版舉辦開放日活動僅僅三天,消息一出,網友們紛紛開始吐槽。“看來狐友遇到坑了,張朝陽之前透露,社交產品其實有很多坑。”

根據官方推送,搜狐此次推出“狐友”,希望擴張90、95後的社交圈,打造95後最in社交姿勢。實際上,狐友並不是搜狐第一次做的社交產品,搜狐旗下的ChinaRen、白社會曾是80後共同的青春回憶。

作爲中國互聯網的開山鼻祖之一,張朝陽對中國互聯網進程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1998年其創辦搜狐,是中國互聯網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給他帶來無以倫比的江湖地位和財富。

張朝陽曾經表示,媒體業務只會線性增長,社交網絡是指數增長的業務。在創辦搜狐後,張朝陽於2000年9月收購校友錄ChinaRen,開始做年輕人所使用的社交平臺,那會的年輕人還是80後。

ChinaRen(校友錄)爲1999年誕生的互聯網公司,滿足同學之間畢業後通過線上交流溝通的需求,僅用一年就成爲中國最大的年輕人社區,被視爲第一代社交產品。

張朝陽的社交“圈”

圖片來源網絡

2000年的冬天,北京滿大街的廣告都ChinaRen(校友錄)的廣告,一句是“上ChinaRen校友錄,我等你”;另一句是“上ChinaRen校友錄,別遲到”。很多人在ChinaRen上面找到過小學、初中、高中同學。

到2002年下半年,ChinaRen的註冊用戶已超過2500萬,班級數目突破500萬,學校數目突破150萬,日訪問量達到2千多萬,成爲當時規模最大,數據最全,服務最穩定,發展最成功的校友錄產品,在當時中國的虛擬社區產品中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

就在2003年,搜狐也成爲了國內第一家盈利的互聯網公司。

然而,ChinaRen僅僅具有社交雛形,還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但搜狐在收購ChinaRen(校友錄)後並沒有進行重大技術迭代,依然是1999年ChinaRen(校友錄)上線時的玩法,自然慢慢地遭到了用戶的拋棄。

時間來到了2005年末,此時各類校園SNS開始風生水起,至少有五家SNS在同時搶用戶,校內網也在此時破土而出。

當年的張朝陽正在爲2008年北京奧運會全力以赴。2005年11月7日,搜狐成爲北京2008年奧運會贊助商,爲北京2008年奧運會、北京奧組委和中國體育代表團提供正式互聯網內容服務。搜狐也成爲奧運歷史上第一個互聯網內容服務贊助商。

張朝陽曾回憶,在1998——2010年間,一直處在知名度效應和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覺得天下太平了。

因此就連2007年校內網已經超越了ChinaRen(校友錄),張朝陽還是沒有重視社交這塊領地。儘管一開始,張朝陽就看到了社交是互聯網的本質,真是應了中國的那句老話,“起個大早,趕個晚集”。

一些業內人士惋惜地表示,ChinaRen(校友錄)如果能精心打磨未必在後續的社交浪潮中倒下。

張朝陽也曾進行了反思:當你注重營銷卻不重視打磨產品和技術的時候,就很容易錯過互聯網的重大機會。

作爲中國互聯網開山鼻祖之一的張朝陽,他在社交領域具有非凡的前瞻眼光,爲此張朝陽曾通過搜狐“白社會”來進行社交領域的佈局。

在張朝陽的帶領下,搜狐在門戶中率先推出SNS產品。

在奧運會結束後的3個月,“白社會”被確定爲搜狐SNS內部研發代號,2009年5月23日白社會開始內測邀請。

2009年時張朝陽曾與新浪CEO曹國偉聊天,當時新浪探索社區產品“新浪朋友”並不成功,搜狐正發力社交產品“白社會”,這讓張朝陽很得意。

當時的白社會如此自我定位。“爲什麼取名白社會?我們定位的種子人羣是白領,白領扎堆的地方就是白社會。”

然而,張朝陽沒有得意多久,新浪微博的崛起卻打得搜狐白社會措手不及。

新浪微博於2009年8月誕生,之後騰訊微博、網易微博和搜狐微博緊隨其後。落後半拍的張朝陽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就要爆發了”的宣言高調入場,親自出馬組建團隊做對標產品。

戰爭是殘酷的,社交領域的爭奪也不例外。

據門戶網站時期在搜狐和新浪兩家公司工作過的一名員工向新京報記者講述,新浪微博的拉人方式更加“野蠻生長”:直接幫名人註冊好微博,再將用戶名和密碼發給對方;而搜狐似乎偏溫和。最終,作爲後來者的搜狐微博沒能實現逆襲。

擴張溫和,起步晚,已經成爲搜狐微博的短板,但搜狐微博在產品上的創新乏善可陳,幾乎沒有創新。產品是照搬新浪微博的設計,運營是不計成本砸重金挖名人的新浪微博套路。

這樣的產品、這樣高的運營,這樣的社交圈,當然讓張朝陽看不到搜狐微博的未來,自然而然會做出關閉搜狐微博的抉擇。

當年的搜狐微博、網易微博、騰訊微博在新浪微博的強大攻勢下,也相繼繳槍退出了微博這塊社交戰場。

“很遺憾搜狐的SNS沒做起來,只好借新浪微博發點聲音”,張朝陽在2015年1月註冊了新浪微博賬號,承認搜狐的SNS失敗。

嘴上說失敗,但內心對社交這塊領地的嚮往還在。

2019年6月正式推出的社交APP“狐友”,其實並不是新產品。一位搜狐的老員工告訴財視傳媒(ID:caishiMV),實際上“狐友”低調搞了好幾年了。

在張朝陽看來,這是一次可能帶給搜狐“大爆炸”的嘗試——此前搜狐在內容上的所有佈局,新聞、視頻、直播……都可能於未來在社交APP“狐友”的加持下,獲得爆發。

如今,張朝陽表示,搜狐新聞、搜狐視頻是搜狐的現在,狐友纔是搜狐的未來。

他認爲搜狐的商業模式已經很清晰,要達到更大的用戶量,社交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去年,爲了進擊移動社交,搜狐特意打造了“狐友國民校草大賽”,“狐友國民校草大賽實際上是搜狐社交網絡產品的復活。”張朝陽說。

張朝陽在狐友正式上線時也公開介紹:“最早狐友作爲一個功能,嵌在搜狐新聞客戶端裏,2018年搜狐把它獨立出來,這次狐友正式上線,搜狐想強調它的社交定位,希望能擴張‘90後’、‘95後’的社交圈。”

原來狐友瞄準了“90後”、“95後”,希望殺入90後、95後的社交圈,打造年輕人的社交新生態。畢竟年輕人接受新事物更加容易,更願意獨闢蹊徑,尋找自己的社交圈子,因此張朝陽的初衷沒有問題。

張朝陽的社交“圈”

但是,與數年前面臨的問題一樣,產品的創新力度低。

狐友上線後被大家吐槽爲“簡配版的微博”。一些業內人士更是評價:狐友App效仿新浪微博並無新意,產品打磨不夠,缺乏爆點,打法上也比較傳統,想成爲年輕人最IN的社交工具難度頗大。

作爲一款社交產品,就是要爲使用者提供交流渠道。當一個人下載了新的社交軟件後,發現自己的親戚、朋友、合作伙伴都不在這個軟件,那這款社交產品啓動起來就很麻煩。

狐友似乎是看到了這條路徑的艱難,故主打陌生人社交。在實際操作路徑上也印證了陌生人社交的打法。

狐友註冊後會自動關注張朝陽,目前後者已有252.5萬粉絲,也就是說,已經有250多萬的用戶註冊了狐友。爲此一些網友調侃道:“我狐哪有那麼多問題嘛,其實一直以來不過就只有一個問題,你們的產品時給用戶玩,我們是給老闆自己玩而已,這樣難道也有錯嘛?”

其實張朝陽此次只不過想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幫狐友帶量而已,當然一天能帶來250多萬的用戶註冊,也可以從中看到張朝陽在互聯網領域的影響力。

現實中,多家互聯網企業都盯着社交圈,都希望能從微信和微博那裏分得一杯羹。

今年,社交產品似乎迎來一股強大的衝擊波,很多公司都推出了自己的社交產品。最爲著名的,是1月15日,今日頭條、錘子科技和王欣新公司同步推出的多閃、聊天寶和馬桶MT,這三款產品,在推出的第一天,引發了圈內的熱議,吸引了大量的用戶下載體驗,完成了初期的用戶積累。

但是,幾個月過去了,這三個產品,似乎都遇到發展問題。

狐友也不例外,僅僅上線三天,就被張朝陽緊急叫停,雖然具體原因不得而知,但對於這款新的社交軟件來說蒙上了一層陰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