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里是说「五者为主」,指的是上师的三学、通真实和具悲心等自己方面圆满的德行一定要具备,其它像善说法、断疲厌、精进、教富饶等等也自然会出生,因此是说以自己的修证为主,其它的自然而成。这里的上师是说要「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们会觉得好象善说法、断疲厌、精进、教富饶等等为什么没有提到呢。

干肉上面再撒上猪油,那就更好吃了

请点上面雪歌仁宝齐免费订阅!

干肉上面再撒上猪油,那就更好吃了

上师要具备的功德方面,「博朵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具三学就是具备戒定慧三学,在外相上要像二乘行人身心非常寂静、非常调伏,由于这个法脉是属于大乘菩提道次第的殊胜法脉,所以还需要具备另外两种方便的功德——也就是通真实及有悲心。

通真实就是证悟空性,在大乘法教当中,空性是深的义理,悲心可说是广的义理,具备大乘深、广两种义理,加上戒定慧三学,具备这五者也是可以的,其它不具备是没有关系的。

这里的上师是说要「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们会觉得好象善说法、断疲厌、精进、教富饶等等为什么没有提到呢?这里是说「五者为主」,指的是上师的三学、通真实和具悲心等自己方面圆满的德行一定要具备,其它像善说法、断疲厌、精进、教富饶等等也自然会出生,因此是说以自己的修证为主,其它的自然而成。

西藏的一个谚语说:「干肉上再撒上猪油,那就更好吃了。」

比喻为当他的基础非常好之后,其它的再加上去,就更加的好了。

宗喀巴大师也提到:「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

上师最重要的是要能调伏自心。这里说他虽然没有具备上师十种功德,但最根本、最重要的可以说是这五个——具(戒定慧)三学、通真实和具悲心。

如果一位上师没有具备这五个根本,但是他非常的善说,事实上,这样善说所说出来的法也不见得对弟子能生起真正的帮助。所以,最重要的是这位善知识自己的这五个根本,自己的德行、修证、调伏自心是最重要的。

阿底峡尊者当初刚到西藏去的时候,就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也有一些善知识并没有具备这五种,但是嘴上非常会说,阿底峡尊者就特别针对这样的情况,说了几段话:

第一是:现在西藏的这个时候,不是一个要具备大勇气的时候,而是要好好静下来分析教理的时候。

第二是:西藏这个时候,不是一个要非常傲慢宣说的时候,而是要更谦虚、更谦卑的时候。这些都是针对那些会说而不具备五种根本的善知识而说的。

第三是:你们现在不是要跟所有弟子搅和在一起的时候,而是应该要好好依止寂静处的时候。

第四是:你们现在不是收弟子的时候,而是应该要好好修持自心。

第五是:你们现在不是要在文字上宣说,而是要在义理上好好思维的时候。这里提到五者为主,和阿底峡尊者刚刚所说是同义的。

接着是博朵瓦举他自己的一位上师,他的上师叫作漾尊贡上师:「我漾尊贡阿阇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

这位上师就是具备了刚刚提到的五者为主,也就是三学、通真实和悲心,但是,他不具备多闻、忍疲厌和善说法,他对经教道理并不是很多闻,同时也不能忍受各种疲厌。

他不懂得跟弟子应酬、招呼、沟通、应对。但是,他具备了悲心、通真实和三学,凡是亲近他的人都可以得到利益。

接着博朵瓦大师又举了他的另外一位上师,他叫作宁敦上师,这位上师也是不善辞令、不懂得说法的:「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众亦不识所言谓何,然以具前五德故,亦能饶益徒众」。

这里藏文是说「纵为施主说法一次」,「众亦不识所言谓何」。因为他实在不知道要如何善巧方便的说法,一点说法的方便法门都不具备,只要他说任何一点点的法,弟子都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也都听不懂。

「然以具前五德故,亦能饶益徒众」,因为他具备了五种功德,也可以说他具备了修证的德行,这种摄授力在的时候,他不用说任何话,也能利益到非常多周围的人。

我们身边也能看到这样的例子,在很多地方,有些老喇嘛会到一些藏人的家中去,他只是坐在他们家中,也没有说任何话,也没有开示,透过他的威仪、举止、修证的摄受力,自然也能利益到周围的人。

这里主要是说修证或调伏自心是非常重要的,不用听他说什么,只要看外相就知道了,所以,修心的德行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