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甲午战争的时候,其实日本是完全没有任何压力的,已经摸清清军虚实,即便打败,也明白清政府不会有什么大的要求,但打俄国人就不一样了,现在仿佛还能感受到从战前到战争中的那种紧张,这完全就是一场豪赌,一旦赌输了,凭俄国人的德性,日本列岛上还能不能有黄种人都不好说了,东乡平八郎那句“皇国兴废,在此一战”,一点不虚。

跟当年的大清不一样,为了跟俄国人的这一站,日本算是拼上了,从政府、军队到一般国民都意识到这场战争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在付出尸山血海的代价后,也算是侥幸获胜,但当时的日本已经国力耗空,在伦敦发行的国债急需偿还,急需打下去,根本没军费,还怎么打?各位,打仗就是打钱,所谓资源丰富不必对外贸易,就能支撑一场大战的想法,完全就是愚蠢。

俄国人不一样,虽然俄国海军遭受重创,但俄军主力并未受损,如果真要继续打,俄军完全可以将其主力从欧洲调来远东,但日本已经打不下去了,见好就收吧,能将俄国人从东北赶出去,就已经算是占了很大便宜了,想让俄国人赔钱?别做梦了,真要赔钱给黄种小个子,俄国社会舆论汹汹,非得逼着沙皇再打一仗不可!

站在今天看日俄战争,不管谁打胜,都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但如果是俄国人战胜,恐怕现在东北还是不是咱的,就真不好说了,在远东,俄国人吞进去的肉,几乎不会吐出来,不信看看远东那些曾属于咱的地界儿?其次,站在日本人的角度看,日俄战争是日本打的最后一场理智战争,当时日本的决策者们头脑清醒,明白怎么打,更明白怎么结束战争,打这场战争的目的是什么。其后,不管是中日战争还是太平洋战争,控制日本的军人们只知道打,却不知道为何打,更不知道打到哪儿应该停下,唯一的清醒者是918的策划者石原莞尔,但这位影响力有限,根本左右不了大本营决策,试想,如果石原能够有东条英机那样的影响力,恐怕历史真就不一样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