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一個號稱東吳小霸王的英雄人物。

東漢末年,漢室衰微,孫策在朱治的提醒下,選擇趁機收取江東。在經過袁術的同意後,孫策前往江東,開始發展自己的勢力。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孫策是一個不錯的領導人,出征時的孫策,只擁有一千多士卒,和相應的軍需品,但偏偏,就在孫策的賓客中,願意跟隨他的人,就有幾百人。而在前往江東的路上,投奔孫策的人是源源不斷。以至於到了後來,他手中已經有了五六千人的兵馬。

孫策這個人很招人喜歡,他爲人喜好修飾外表,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同時,他也是一個善於談笑,性格開朗,並且願意接受意見的人。而且,這樣一個大將,還懂得用人。你說說,那跟隨孫策的人,可不就是越來越多嗎?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之後,孫策成功的打贏了平江東的戰役,並且是直接與袁術決裂了。從195年開始,一直到200年,孫策是徹底的完成了自己一統江東的目的。

但很可惜,在孫策最風華正茂的年紀裏,他遇刺了。

公元200年的4月4號,孫策在山中打獵,將自己的騎兵都甩在了身後。可就在這時,突然出來三個人,說自己是韓當的士兵,之後,就對孫策用箭。孫策面部中箭倒下來,而隨後趕來的騎兵殺了這幾個刺客。可偏偏孫策的傷勢非常之重。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孫策明白自己時日不多,便將張昭,以及孫權等人叫到了自己的面前。孫策對衆人說,如今中原正在大亂,而吳越之地,本就可以憑藉自己的兵衆還有三江的險固,來駐守在這裏,觀這中原大戰的成敗結果。並且最後說了一句,讓衆人好好的輔佐他的弟弟孫權。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要知道,如果說打下江東的有功之人,那必須是孫策。而按照我們古代的繼承法,必然是父死子繼的結果的。而孫策明明有兒子,又爲啥不讓自己的兒子成爲繼承人呢?事實上,孫策其實看得很清楚,這江東的平定,看似是自己的本事大,但實際上,也還是與這江東盤根錯節的勢力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孫策活着,那以他的威望,自然是可以壓制住其他的人,但是,如今他已然是不行,而自己的兒子也僅僅只有四歲,根本無法賦予重任。更何況,這中原大亂,但對江東也還是虎視眈眈的,所以,如果孫策想要讓孫家繼續在江東發展,那交給自己的弟弟是最穩妥的辦法。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而且,孫權這人,就是孫策,對他的評價都很高。孫策對自己的弟弟說:“率領江東兵衆,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可見,在孫策的心中,自己和弟弟的優勢他都很清楚,如今江東已經平定,剩下的保衛江東,自然由孫權來做,最爲合適了!

一統江東的孫策,爲何在臨終之際,不敢把兒子立爲繼承人?

其實,如果你要是非說孫策是不敢,那也沒說錯,畢竟,當時那種情況,即便是孫策有心想讓兒子爲主,但壓不住也還是要遭罪的。倒不如早早的託付給孫權,讓孫權來保衛江東。畢竟,就連曹操評價孫權,都要說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