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歲末年初,解放軍履新多名“戰將”

撰文 | 李巖

時值跨年,解放軍迎來集中一撥冬季將領調整。

在中央軍委不斷強調貼近實戰的背景下,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不完全統計發現,去年末至今年初,這輪集中調整中至少有七位“戰將”履新,涉及東部、南部、西部戰區。

“戰將”

3年前開始的軍改,一開始便從理順領導、管理體系入手,而今已經建立起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的領導體系。分工明確,軍令通暢。

所謂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根據國防部的解釋,戰區雖然作爲本戰略方向的唯一最高聯合作戰指揮機構,但卻不直接領導管理部隊,而是成立相應的戰區軍種機關(如東部戰區陸軍)遂行相關職能。此外,戰時軍隊動員以及省軍區管理的工作分給了軍委國防動員部負責,軍種的軍事訓練、政治工作、軍隊建設等則交給5大軍種領導機構負責。

也正因爲明確了戰區主戰的分工,政知圈前文所述的“戰將”正是指在各戰區及下轄軍種機關履職的將領。政知圈不完全統計發現,近兩個月至少有6名這樣的“戰將”集中履職:

79集團軍首任軍長徐起零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

東部戰區空軍原副司令員賈志剛任南部戰區副司令員;

河南省軍區原司令員周利升任南空司令員;

軍委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王建武出任南部戰區政委;

火箭軍某基地政委趙瑞寶升任西部戰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空軍政治工作部原副主任姜平升任西部戰區空軍政委;

海軍陸戰隊首任政委袁華智升任東部戰區空軍政委。

又一例:軍長升任戰區陸軍司令

既然明確了“戰區主戰”,那麼調任戰區的將領更需要是能戰、善戰之輩,從這個角度講,“戰將”並非虛稱。

公開資料顯示,79集團軍原任軍長徐起零長期在原濟南軍區服役,曾任原濟南軍區作戰部副部長、原濟南軍區某師師長等職,並於2012年調任原第54集團軍參謀長。原第54集團軍是解放軍歷史上的王牌部隊,有“鐵軍”美譽,多位高級將領出自這支部隊。另外,陸軍部隊調整後,徐起零麾下的79集團軍同樣頗有來歷。官媒披露顯示,雷鋒生前所在的陸軍原第40集團軍某工兵團,即“雷鋒團”已轉隸至陸軍第79集團軍。資料顯示,79集團軍隸屬北部戰區。

事實上,在2017年擔任79集團軍軍長前,徐起零同樣曾在戰區擔當要職,2016年他曾出任中部戰區陸軍副司令。此次調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意味着其近幾次履新讓他在北部、中部、東部戰區轄區內都有了任職經歷。

湊巧的是,徐起零此次執掌東部陸軍後,東部、北部、中部戰區陸軍司令員均由新調整組建的集團軍軍長轉任:中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範承才,曾任成都軍區某師師長、第14集團軍副軍長、西部戰區陸軍副司令、西部戰區第76集團軍軍長;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陸軍司令員王印芳,曾任第71集團軍軍長、第38集團軍軍長、71集團軍軍長。

兵“精”了,將要怎麼“強”?

翻閱有關徐起零的報道,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覺得有必要多說兩句。

官方消息顯示,調任東部戰區陸軍司令不久後,東部戰區陸軍組織了首長機關年度軍事訓練首輪考覈。對這次考覈,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徐起零指出:要堅決抓建謀戰練兵備戰。瞄準對手抓研究,着眼強敵抓備戰,緊貼實戰抓練兵,確保平時能夠穩控局勢,戰時能夠決戰決勝。

此次考覈在媒體分析中,最顯著的特點是:“領導帶頭參加考覈”。而政知圈發現,這實際上和全軍組織相關考覈的理念一脈相承。

2018年6月,陸軍戰役首長機關集訓展開。跨度兩週時間內,5個戰區陸軍司令員授課、13個集團軍軍長接受考覈,着力增強戰役指揮機關組織指揮打仗本領。

陸軍官方消息指出,此次集訓明確了一個導向爲:練兵先練官、強軍先強將。此外,這次集訓的創新點表現在:由側重考機關、練參謀向考主官、練將官轉變。陸軍首長擔任主考,5個戰區陸軍司令員備課授課,13個集團軍軍長是重點考覈對象。

值得一提的是,每到歲末年初,官方媒體都會刊髮長文總結軍改節點性成就。在幾天前的新華社稿件中,“陸軍佔全軍總員額比例下降到50%以下”再次被提及。而在破除大陸軍體制、精簡員額的背景下,摒棄陸戰“人海戰術”和加強將官領導、指揮能力無疑是並行不悖的。這也從側面解釋了上述考覈所展現的新特點,正是所謂的“精兵”“強將”。

火箭軍將領進入戰區領導層

文獻顯示,從紅軍時期以來,設置軍政雙首長制就被我軍視爲保證戰鬥力的法寶。因此,戰區軍政主官裏“政”的一方面,同樣堪稱“戰將”。

這一輪集中將領調整中,各大戰區以及戰區下轄軍種機關多個政工領導崗得到調整。值得提到的是,出身於火箭軍的趙瑞寶少將升任西部戰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實屬罕見。

公開資料顯示,年近60歲的趙瑞寶是山東兗州人,曾任原第二炮兵工程學院政委、原第二炮兵某基地政委等職。在本輪軍改後,破除以往大陸軍體制弊病成爲重要改革方向之一。在這樣的背景下,出身於其他軍種的很多將領紛紛履新要職。目前,南部戰區司令員是海軍中將袁譽柏,中部戰區司令員是空軍上將乙曉光,北部戰區政委是空軍中將範驍駿。此外,上文提到的陸軍員額全軍佔比已經降至50%以下,同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完成的。

但即便是這樣,軍改至今歷次的將領調整中,出身火箭軍的將領進入戰區領導層也十分罕見,財新統計認爲趙瑞寶是第一人。政知圈注意到,戰區高層領導雖然有的也曾在原第二炮兵任職(如中部戰區政委殷方龍),但畢竟時隔較遠並且二炮也已經成爲歷史。

2018年3月,趙瑞寶以火箭軍某基地政委身份參加全國“兩會”,在接受軍報採訪時他表示,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火箭軍要聚焦實戰化這個根本出發點,把“準星”始終對準打仗“靶心”。

最後,政知圈(微信ID:wepolitics)多提一句,在火箭軍曝光過的歷次導彈試射中,“西部”這個地理描述多次出現,或是發射地、或是着彈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