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社會科學報”關注我們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所謂“大國崛起”,絕不是高樓大廈GDP的崛起,沒有“人”的崛起,那些東西崛起了也會崩塌。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原文 :《“左岸”在哪裏》

作者 |江蘇師範大學 田崇雪

圖片 |網絡

向着一個巨大的誘惑駛去

當雙腳走出輪渡,踏上甲板,穩穩地站立在法國土地上的那一瞬間,關於法蘭西遙遠的記憶便如這加萊港的潮水,洶湧而至。

《最後一課》《羊脂球》《悲慘世界》《巴黎聖母院》《紅與黑》《約翰克里斯多夫》、一胸黑毛的老巴爾扎克和他那一系列“人間喜劇”……關於法蘭西文學的記憶,一如宏大的生命的交響:婉約豪放、蕩氣迴腸。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英法百年戰爭、聖女貞德、普法戰爭、法國大革命、巴黎公社、斷頭臺、路易十六、拿破崙、戴高樂……關於法蘭西曆史的記憶,一如逝水東流的滾滾長江:亂石穿空、驚濤拍岸。

孟德斯鳩、伏爾泰、狄德羅、盧梭……自由、平等、博愛、迴歸自然、三權分立、權力制衡……關於法蘭西思想的記憶,一如混沌矇昧的歷史隧洞開啓了天窗天眼:醍醐灌頂、洞若觀火。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盧浮宮、凱旋門、塞納河、香榭麗舍大街、埃菲爾鐵塔、凡爾賽宮、阿爾阿瑟斯和洛林、巴黎和外省……關於法蘭西地理的記憶,一如千米高空的航拍俯瞰:星羅棋佈、目不暇給。

那麼,到底從哪裏開始呢,我仰慕已久的法蘭西?

大巴悄無聲息,向着一個巨大的誘惑駛去。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那麼,有沒有一樣東西,能夠把所有關於法蘭西的記憶串起?它要有長度、寬度、厚度、亮度,最最重要的,它還應該有濃度。當然,最好還應該是鮮活的、流動的、奔騰不息的……

塞納河,對,就是她,整個巴黎的精華所在,巴黎作爲藝術之都的全部祕密所在。

抵達巴黎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塞納河遊船,而且是夜間,更兼秋雨綿綿。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左岸和右岸”

塞納河呈東南西北走向斜斜地穿過巴黎,將整個巴黎劈爲兩半:左岸和右岸。不知道爲什麼,巴黎人不叫他們“南岸和北岸”,偏偏代之以“左岸和右岸”。雖然都是方位的代稱,但較之“南北”,“左右”的意義可能更加深遠。

先來看緣起。

塞納河的中間有一個小島,叫西岱島。公元14世紀,法國國王查理五世將王宮遷往右岸的浮日廣場,政治權力中心漸漸右移,商業經濟中心也隨之右遷,緊接着就是這種政治、權力、商業、經濟擴張的不斷加劇,一條1880米長的香榭麗舍大街把凱旋門、協和廣場和盧浮宮串起。這名字翻譯得真好:“香榭”“麗舍”!的確如此。銀行遍佈,商場林立。誇張的說法是,倘若你在右岸行走的時候,一不注意踩着了某個人的腳——那十有八九是一雙蹬着高級皮鞋的銀行家的腳!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被權力和浮華拋在後面的左岸則大爲不同,日漸蕭瑟和寥落,幸虧有幾所大學撐着。後來,路易十四又將王宮遷至凡爾賽,左岸成了連接右岸和凡爾賽宮的必經之地。於是左岸也跟着迅速崛起,但其崛起卻不再是奢華的紙醉金迷,而是另一番景緻:巴黎大學、法蘭西大學、法蘭西學院、書店、出版社、小劇場、美術館、博物館、咖啡館、啤酒館、拉丁語、知識分子、中產階級、思想家、詩人、畫家、電影家……如雨後春筍紛至沓來,與右岸因宮殿商場西裝革履政客商人所帶來的喧囂熱鬧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裏永遠是圖書館的書香、咖啡館的幽香、詩人的低吟淺唱、情侶的喁喁細語。誇張的說法是,當你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也許一不留神就會坐在海明威坐過的椅子上、薩特寫作過的燈下、畢加索發過呆的窗口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於是,問題就來了。左岸成了“貴族精神”,至少也是“小資情調”的象徵,“文化品位”的象徵,“文化格調”的象徵,從西歐到東亞、美洲、大洋洲,“左岸”的命名,遍地開花。

“左岸”有豐富的引申和象徵義。沒有別的,皆是因爲“先鋒”“前衛”“文化”“品位”“氣質”“身份”“精神”“貴族”“思想”“靈魂”“異鄉”“家園”“人文”“遺世獨立”“卓爾不羣”……“左岸”成了這些特別能夠打動人心的詞彙的魅力承載,更何況在這個“鄉關何處”“尋找家園”喊得山響的時代。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左岸的靈魂”

的確,權力的呼風喚雨、歡場的紙醉金迷、高樓大廈的林立,哪個國家哪個城市都會有,都能有,不過是三年五年,甚至是一夜之間的事情。可是,真要出產幾個左拉、雨果、司湯達、巴爾扎克,真要出產幾個盧梭、伏爾泰、孟德斯鳩可能就沒那麼容易。那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沉澱、鬱積、呵護、磨礪。一個小小的法蘭西,思想史、文化史上,特別是近現代以來,卻是經典薈萃、大師雲集。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不能不承認,巴黎就是靠這個勝出的,法蘭西就是靠這個崛起的。所謂“大國崛起”,絕不是高樓大廈GDP的崛起,沒有“人”的崛起,那些東西崛起了也會崩塌。甚至“知識分子”這個詞就是從這裏來的。“知識分子”有別於我們的“士大夫”和“文化人”,前者更多的是一種對“真理”的追求、“道義”的擔當和“良知”的堅守,是要對公共事件發出自己的聲音。“人的全部尊嚴在於思想”,這是帕斯卡爾柔中帶剛的絮語;“我控訴!”,這是左拉震驚世界、響徹雲霄的抗議;“我懺悔”“當末日審判的號角吹響”,這是盧梭面對流言蜚語造謠中傷時的真誠傾訴……深刻的人文氣質、孤獨的人文精神,把法蘭西鑄造成了整個世界的思想和文化高地。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可貴的是,塞納河上的左右岸不是隔絕的,不但有三十多座橋樑,而且有舟楫,這就是希望。

更爲可貴的是,爲了捍衛左岸,抗拒財大氣粗的入侵,抗拒寸土寸金的競爭,店主們發起了“左岸抗爭”,以保衛這個人文薈萃的心臟地帶;巴黎市政廳也加入拯救行動,擬動用3.1億的公帑,買下左岸的多個鋪位,以便宜的租金租給文化藝術商店。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我想,一個民族,倘若沒有“左岸的靈魂”,也就不可能有“靈魂的左岸”;反之亦如是:如果沒有“靈魂的左岸”,也就不可能有“左岸的靈魂”!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661期第8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拓展閱讀

讀書 | 用法語漫談中國文化

文學 | 詩歌者,爲世人留下一卷星辰

黑夜中高呼的黑塞:我們的靈魂有權進行抗拒! | 社會科學報

散記 | 塞納隨想——尋找有靈魂的“左岸”

長按二維碼關注

社會科學報

做優質的思想產品

http://www.shekebao.com.c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