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關於這個種類的皇帝,典型的就是隋文帝楊堅以及其皇后獨孤伽羅。至於六宮形同虛設,是因爲在楊堅中後期,確實設立了不少嬪妃,如宣華夫人陳氏、榮華夫人蔡氏,還有弘政夫人陳氏、宮人尉遲氏,但這些人的存在,並沒有使獨孤伽羅的地位和寵愛度受到任何威脅,而且四女均未有所出,這樣的六宮自然是形同虛設。

古往今來,在漫漫歷史長河之中,皇帝作爲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一直都是備受關注的熱點。而經過許多宮廷劇的演繹,皇帝的後宮同樣成爲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樂此不疲。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何況是身處帝王之家。所以帝王后宮美女雲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在古代民間也會有三妻四妾。但在幾百位皇帝之中,卻有兩位顯得很是另類。在他們的後宮當中,或許設有六宮,但所有的寵愛全部都給了皇后。那麼今天史海君就帶領大家,分享歷史上皇帝“六宮虛設,皇后獨享專寵”的兩件案例。

不設六宮,一生奉行“一夫一妻”的明孝宗

作爲明朝中後期的皇帝(第九位),朱佑樘面臨的是已逐漸走向下坡路的大明王朝。明孝宗力行節儉,事必躬親,努力扭轉朝政逐漸衰敗的局面,任用劉大夏等賢臣,雖然晚年犯了一些錯誤,但所幸及時補救,整體上來看在他統治時期明朝的局勢確實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史學界譽爲“弘治中興”。

而說到他的個人感情方面,也做到了始終只癡情於髮妻張氏(孝康敬皇后)一人,除了皇后張氏,六宮一說壓根不存在。因爲孝宗皇帝不設貴妃美人,也從不舉辦選秀。在古代封建社會中,即使身處民間,男人三妻四妾也很正常,更別說是身爲九五之尊的皇帝,更是后妃成羣,所謂“三千佳麗”一說即在於此。而朱佑樘在繼位之後,卻能做到只專寵髮妻一人,後宮之中只設中宮之位,實在難能可貴。

二十年八月崩,諡曰孝康靖肅莊慈哲懿翊天贊聖敬皇后,合葬泰陵,祔廟。

二人每日同起同臥,與民間的小夫妻並無兩樣。張皇后也成爲了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皇帝踐行“一夫一妻”制度的參與者,而二人去世之後,也使明泰陵成爲歷代皇陵之中唯一僅葬夫妻二人的皇陵。

虛設六宮,寵妻達人隋文帝

這一類,表面上是皇帝建有六宮,而且嬪妃還不少,但實際上六宮是形同虛設的,真正得寵的還是位於中宮的那一位。而關於這個種類的皇帝,典型的就是隋文帝楊堅以及其皇后獨孤伽羅。

也許很多朋友會說,楊堅不是出了名的“妻管嚴”嗎?確實,楊堅是史上出了名的懼內皇帝。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獨孤伽羅的專寵有其必然的歷史意義。

上每臨朝,後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閣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隨則匡諫,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

首先,獨孤伽羅作爲北周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之女,其雄厚的家族背景是楊堅當時尚爲隨國公時所倚仗的強有力的後盾。其次,獨孤伽羅作爲楊堅的髮妻,自幼天資聰穎,才幹卓絕,爲楊堅的霸業出過很多力,自然得到了楊堅的尊敬與越發疼愛。據《隋書》當中的記載:“上每臨朝,後輒與上方輦而進,至閣乃止。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寢,相顧欣然。”,與第一種中奉行一夫一妻制度的明孝宗並無區別。再者,楊堅的五子四女全部爲獨孤伽羅所生,這也充分說明了文獻皇后在隋文帝心目當中的重要性。

至於六宮形同虛設,是因爲在楊堅中後期,確實設立了不少嬪妃,如宣華夫人陳氏、榮華夫人蔡氏,還有弘政夫人陳氏、宮人尉遲氏,但這些人的存在,並沒有使獨孤伽羅的地位和寵愛度受到任何威脅,而且四女均未有所出,這樣的六宮自然是形同虛設。

史海君說:

在封建社會當中,“三妻四妾”被當做很正常的現象,而髮妻往往會因時間的流逝最終導致容顏不再,恩寵隨之而去。在這樣的趨勢下,身爲最高統治者的明孝宗、隋文帝,仍然可以做到對髮妻不離不棄,恩愛如初,着實難得。

參考資料:

【唐】魏徵《隋書.高祖文皇帝本紀》、《隋書.卷三十六.列傳一》

【清】張廷玉《明史.孝宗本紀》、《明史.卷一百一十四.列傳二》

版權註明:本文系作者“史海甄客百曉生”原創所有,非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