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能還記得,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Google以11億美元的代價對 HTC 手機部門的2000名員工和部分知識產權進行了收編。這筆交易幫助Google的Pixel手機團隊實力大增,不過也讓很多人對 HTC 自身的手機部門產生了很多的擔心:這家曾經做出全球第一部 Android 手機、在北美市場一度銷量排名第一的老牌手機大廠會不會就此淡出智能手機市場?

不過至少現在來看,HTC遠沒有放棄智能手機的意思。

在和VIVE業務進行整合之後,HTC在5月25日推出了它們的第一款旗艦手機U12+。在這款產品上,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很多有價值的創新。

劉海屏時代的全面異類

進入 2018 年之後,劉海屏已經迅速取代去年下半年的 18:9全面屏,成爲了手機圈新的潮流。

在今年上半年各家主流大廠推出的旗艦手機中,除了三星在Galaxy S9/S9+依然堅持左右雙曲面設計的全視曲面屏,其他品牌基本全都已經或者即將換上劉海屏。

在這一片的劉海大潮中,堅持18:9全面屏的HTC U12+ 就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異類。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相比劉海屏,U12+ 這種 18:9 全面屏的優勢是上下對稱,缺點是屏佔比要低一些。具體哪個好看就看個人喜好了,鑑於目前大多數手機廠商選擇了「劉海」,有一家廠商堅持 18:9 至少不是個壞事吧。

雖然都是 18:9,不過和 HTC 去年下半年發佈的 U11+ 比起來,U12+ 的正面其實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上圖中左邊是U12+,右邊是 U11+。可以看出,U12+屏幕左右的邊框明顯比U11+窄。

不過有趣的是,在屏幕規格均爲6英寸 18:9 的情況下,U12+ 的機身寬度其實僅僅只比 U11+ 小了2毫米而已。

然而從視覺上看,U12+ 的左右邊框比 U11+ 窄了可遠不是 1 毫米,背後的原因在於正面的玻璃蓋板。

U11+的正面玻璃蓋板是普通的2.5D玻璃,玻璃邊緣貼在金屬中框上,而U12+的正面玻璃蓋板是3D熱彎的,不過它又不像其他的3D玻璃那樣通過熱彎做一個比較大的弧面,而是在玻璃邊緣直接摺疊了過來。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實際的效果有些像是 OPPO 等品牌用的「懸浮屏」設計,不過 U12+ 的懸浮屏不是用塑料圈來墊高屏幕的,而是用一塊完整的熱彎玻璃來做出來的。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正是這個設計,讓 U12+在屏幕邊框左右邊框其實並沒有很窄的情況下,做出來了接近努比亞Z17S、華爲 Mate 10等超窄邊框的視覺效果。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至於屏幕本身,從參數上看,U12+ 和 U11+ 是完全一樣的,包括對焦線長度 6 英寸、2880X1440 分辨率、537 ppi、Super LCD 6、DCI-P3 色域、沒有圓角切割的屏幕四角。這讓我深深的懷疑,U12+ 和 U11+ 用的很可能就是同一塊面板。

三種顏色,透視很酷,紅色很騷

在中框和後蓋部分,除了後置從單攝改成了雙攝,HTC U12+ 和上一代產品 U11+、上上代產品 U11 以及上上上代產品 U Ultra 差別都不大,都是略帶弧度的金屬中框 + 大弧度 3D 玻璃設計。

U12+ 值得一提的是後蓋的顏色,在提供的三種顏色中,除了陶瓷黑稍顯普通,剩下兩個顏色透視藍和烈焰紅都非常吸引眼球。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其中,透視藍採用了半透視設計,不過可以透視的部分從 U11+ 電池上方的 NFC 線圈改成了指紋識別附近的區域,配上更有科技感的藍色,U12+ 的透視藍配色回頭率絕對很高。

不過相比之下,我個人更喜歡的是烈焰紅,大家不要被「烈焰」兩個字欺騙,U12+ 的紅色是比較淡的玫紅,第一眼看上去不會有特別「熱烈」的感覺。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對着光線,看能看到一些金色的光線(所以才叫「烈焰紅」?),這種視覺效果得益於 HTC 在 3D 水漾玻璃上用的分光混合成色工藝,非常特別。不可按壓的電源鍵、音量鍵,邊框觸控 2.0,線性馬達

除了前後兩塊玻璃,U12+ 在中框部分也有兩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地方。

Edge Sense 是 HTC 在 U11 上加入的功能,通過爲左右金屬邊框增加壓力感應,讓用戶可以通過擠壓手機邊框的方式快速進行部分操作。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在 U12+ 上,HTC 對這個功能進行了升級(Edge Sense 2.0),原有的短握壓、長握壓、應用程序內握壓功能都還在,用戶可以通過短壓和和長壓的方式快速呼出相機、手電筒、Edge Launcher、特定 app、音樂控制、返回、應用內特定功能。

除此之外,U12+ 還加入了一個呼出方式——雙擊邊框。除了可以像短握、長握一樣爲雙擊賦予不同的功能,用戶還可以把它設置爲單手模式:在左側雙擊是屏幕往左邊縮小,右側雙擊時往右邊縮小。

此外,由於 U12+ 的邊框可以識別壓感,HTC 爲此設計出了兩個頗爲實用的功能。

第一個是智能轉向。打開後,當你握着手機然後把手機橫過來(比如躺牀上),手機不會進行橫屏操作,對於喜歡躺牀上玩手機的用戶,這個功能應該會很實用。

第二個是智能休眠。當手機檢測到你在握着手機邊框時,即便是到了屏幕的休眠時間,屏幕也會保持亮的狀態。

除了 Edge Sense 功能上的提升,U12+ 中框上另外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按鍵。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雖然 U12+ 保留了電源鍵和音量鍵,不過這三顆按鍵都是不可按壓的。用力按的時候,手機會檢測到壓力的邊框,然後進行對應的操作,與此同時,手機會通過振動的方式對「按壓按鍵」做出反饋。

這個按鍵不可按壓、用振動進行反饋的邏輯和iPhone7、iPhone 8 兩代產品的Home鍵很類似。更加難能可貴的是,U12+ 的振動反饋居然也做到了 iPhone 的水準,在按壓電源鍵、音量鍵、握壓中框等場景下,U12+ 都能給出 iPhone 那種類似按壓實體鍵的振動反饋。

要做到這個效果,意味着 HTC U12+ 很可能用上了類似 iPhone 的橫向線性馬達。

要知道,在這之前,主流產品中基本只有魅族 15 系列用上了橫向線性馬達(大多數中高端安卓機用的是普通的線性馬達),而且 HTC U12+ 的振動反饋要比魅族 15 系列更加逼真,已經達到了 iPhone 的水準。

四攝拍人更美,DxOMark分數最高的雙攝

HTC 是最早在雙攝上探索的手機廠商之一,不過在最近一兩年其他品牌全面採用雙攝的情況下,HTC 反倒是一直堅持用單攝,不過 U11 和 U11+ 優秀的拍照表現讓 HTC 的單攝也足夠有競爭力。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在U12+上,HTC終於用上了雙攝,方案是高端機上常見的廣角 + 長焦。

其中廣角頭是 1200 萬像素,單像素 1.4 微米,支持 Dual Pixel 全像素度對焦,CMOS不出意外是索尼 IMX363(小米 MIX 2S、堅果 R1 同款),光圈 f/1.75,支持光學防抖。

副攝是 1600 萬像素,單像素 1.0 微米,用於在 1.85 到 2 倍的焦距內實現光學變焦效果(前提是光線比較充足時),CMOS 預計是索尼IMX351(LG G7 ThinQ 同款),光圈 f/2.6,無光學防抖。

從參數上看,U12+ 的相機誠意還是很足的。另外,HTC 在 U11 上「一戰成名」的疾速 HDR 升級到了 2.0 版本。

在 DxOMark 的評分中,HTC U12+ 得到了 103 分(拍照 106,錄像 95),超過華爲 P20 的 102 分,成爲目前得分最高的雙攝手機,僅次於三攝的華爲 P20 Pro。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在我短暫的使用中,U12+ 的相機表現給我留下了非常不錯的印象,對焦快速準確,疾速 HDR 2.0 的參與度很高,可以在光比較大的場景讓照片擁有優秀的寬容度,色彩明快但又沒有過於濃豔,畫面乾淨,塗抹感和銳化的痕跡都不多。

如果你對拍照有較高的要求,HTC U12+ 應該不會讓你失望。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此外,U12+ 的前置也採用了雙攝,兩顆 CMOS 都爲 800 萬,功能是背景虛化。不過這兩顆鏡頭的顏色處理有點粗糙,沒有做隱藏式處理,打眼看上去,U12+ 正面的這倆圓圈有些顯眼。

驍龍845、3500 毫安時電池

HTC U12+ 的配置沒什麼可以說的。

驍龍 845、6GB 運存、128GB UFS 閃存都是旗艦機該有的東西,考慮到「國情」,國內沒有上 64GB 的低配版,挺好。

電池容量上,可能是由於振動馬達體積大,U12+ 相比 U11+ 有些縮水,從 3900 毫安時降到了 3500 毫安時,支持 QC3.0 快充。鑑於 U12+ 在厚度(8.7 到 9.7,含相機)和重量(188 克)上控制得都不太突出,這個容量算是中規中矩吧。

U12+ 也支持防塵防水,等級是民用最高的 IP68。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此外,U12+ 內置了 NFC,沒有無線充電,沒有 3.5 毫米耳機插孔,隨機附送了 USB-C 到 3.5 毫米耳機孔(那根內置 codec 的「神線」)和 Usonic 耳機(可以從 USB-C 接收數字信號,可以根據耳朵調節聲音,支持主動降噪)。

HTC 招牌式的 BoomSound 揚聲器也還在,除了底部揚聲器,聽筒部分也可以對高頻部分進行補償,外放表現在目前手機裏依然是非常優秀的水準。

和VR共存的新生態

除了以上這些和手機相關的功能,U12+ 還有一個特別的地方——VR 融合。

在今天的 HTC 新生態大會上,HTC 在手機之外,還展示了 U12+ 和 HTC 自家的一體式 VR 眼鏡 HTC FOCUS 的聯動。

HTC U12+ 體驗:最強雙攝之外 HTC 還想打通手機和 VR 的界限

HTC 手機(除了 U12+,之前的 U11+、U11 等產品也可以)通過藍牙的方式和 VIVE FOCUS 連接。

連接後,用戶可以直接使用 FOCUS 接電話、查看短信、微信消息,手機上的圖片、遊戲等內容可以直接投到 FOCUS 上,用戶可以通過手勢或者手柄進行控制(HTC 推出了對應的 Gesture SDK)。

相比起成熟的智能手機,這種將手機和 VR 一體機聯動的思路還處於非常初期的階段。

作爲當前 VR 行業的領導者,HTC 是目前不多的幾家有能力在這方面做嘗試的公司。至於能不能在之後爲用戶帶來額外的價值,打造出一個包容和多種設備的「新生態」,從而帶動 HTC 手機和 VR 設備的銷量,還需要時間的驗證。

回到 U12+ 這款手機上,雖然設計和目前流行的其他品牌旗艦有所區別,不過綜合外觀、工藝、相機、配置等方面的表現,U12+ 算得上一部不錯的旗艦手機,邊框觸控功能、線性馬達等地方還有一些額外的小驚喜。

不過 5888 元的售價相比去年同期同存儲規格的U11有了接近千元的上漲,這個價格究竟能吸引多少用戶買單,現在看還是個未知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