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儿女从小,即为教其常念《感应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须念一遍。尽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讲》,依之而行,则自可归于正人君子之域矣。

——印光大师

不合道理的须退避不为|感应篇汇编白话》是道则进,非道则退(2)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

(直译) 遇到合乎道理的就要前进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须退避不为。

(白话) 故事一:从前有位农夫,曾被老虎咬伤,每当有人谈起老虎伤人事情时,大家都感到害怕,唯独这位农夫更是脸色大变。老虎会伤人,大家都知道,但没亲身经历过的人,听到老虎伤人,只是害怕而已;但这个农夫因亲身受到老虎咬伤的痛苦,所以才会脸色大变、心有余悸。

根据此一故事可知,人们对于“非道”之事还会去做的原因,就是他未曾真正知道;若是真正知道,绝对不会去做。而现在的人整天昏沉,就像在说梦话。所以唯有在瞬息之间,能存心养性,来保持此心的觉醒。自性灵光,湛然常寂而又洞彻常照,虽随尘缘幻起幻灭,而自性本不动摇。这才是真正通达日夜不昧的真道,自然就没“非道”的事情可来迷惑扰乱他。

不合道理的须退避不为|感应篇汇编白话》是道则进,非道则退(2)

故事二:宋朝的赵清献,每晚都焚香向上天祝告。有人问他,赵公说:“我自年少以来,白天所做行为,夜晚必向上帝礼拜禀告。不敢禀告的事,就不敢做。”

(《集福消灾之道》,王潮音整理,福峰图书光碟有限公司印,2010年版)

不合道理的须退避不为|感应篇汇编白话》是道则进,非道则退(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