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兒女從小,即爲教其常念《感應篇》。此文每日或念三五遍,至少須念一遍。盡此一生念,再看看《直講》,依之而行,則自可歸於正人君子之域矣。

——印光大師

不合道理的須退避不爲|感應篇彙編白話》是道則進,非道則退(2)

是道則進,非道則退。

(直譯) 遇到合乎道理的就要前進去做,不合道理的就須退避不爲。

(白話) 故事一:從前有位農夫,曾被老虎咬傷,每當有人談起老虎傷人事情時,大家都感到害怕,唯獨這位農夫更是臉色大變。老虎會傷人,大家都知道,但沒親身經歷過的人,聽到老虎傷人,只是害怕而已;但這個農夫因親身受到老虎咬傷的痛苦,所以纔會臉色大變、心有餘悸。

根據此一故事可知,人們對於“非道”之事還會去做的原因,就是他未曾真正知道;若是真正知道,絕對不會去做。而現在的人整天昏沉,就像在說夢話。所以唯有在瞬息之間,能存心養性,來保持此心的覺醒。自性靈光,湛然常寂而又洞徹常照,雖隨塵緣幻起幻滅,而自性本不動搖。這纔是真正通達日夜不昧的真道,自然就沒“非道”的事情可來迷惑擾亂他。

不合道理的須退避不爲|感應篇彙編白話》是道則進,非道則退(2)

故事二:宋朝的趙清獻,每晚都焚香向上天祝告。有人問他,趙公說:“我自年少以來,白天所做行爲,夜晚必向上帝禮拜稟告。不敢稟告的事,就不敢做。”

(《集福消災之道》,王潮音整理,福峯圖書光碟有限公司印,2010年版)

不合道理的須退避不爲|感應篇彙編白話》是道則進,非道則退(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