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上海戲劇學院譚元元國際芭蕾藝術工作室、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聯合舉辦,舞蹈藝術家譚元元攜手中外知名舞者、專家帶來的藝術課堂特別活動“芭蕾表演講座——現代芭蕾舞劇《小美人魚》導賞”、專業舞蹈論壇“花開上海,舞動今朝——2019上海國際當代舞蹈講堂”,於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大劇院舉行。講座由譚元元和舞劇中飾演王子一角的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舞者艾倫·魯賓遜(Aaron Robison)親自講解,結合2011年發行的DVD錄像,講授現代芭蕾的理念,分析該劇的特點,分享塑造人物的心得和排練背後的故事。

由上海戲劇學院譚元元國際芭蕾藝術工作室、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聯合舉辦,舞蹈藝術家譚元元攜手中外知名舞者、專家帶來的藝術課堂特別活動“芭蕾表演講座——現代芭蕾舞劇《小美人魚》導賞”、專業舞蹈論壇“花開上海,舞動今朝——2019上海國際當代舞蹈講堂”,於6月12日至13日在上海大劇院舉行。

昨天晚上,上海大劇院的劇場內,譚元元邊講解,邊與同事、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舞者艾倫·魯賓遜示範動作,與主持人王勇以及海內外學者分享創作感受。

舞臺之外即講臺,深耕美育新場域

作爲一位國際頂尖舞者,譚元元每年在世界各地有近百場演出。近年來,她把舞臺表演之外幾乎所有的精力都傾注於家鄉上海。

■ 在排練和演出非常忙碌的情況下,每年堅持抽空回到上海舉辦大師班,是出於怎樣的初衷?

:雖然這樣確實很累,但也是非常願意把自己的經驗和心得分享給一些非專業的人士,因爲我覺得舞蹈是沒有國界的。如果不算《胡桃夾子》,我現在幾乎一年有超過80場演出;《胡桃夾子》已經演了二十幾年了,每年大概30場左右。除了在舊金山的演出,也會去到亞洲或者歐洲,最近在倫敦和莫斯科都有演出。六月這個時候一般是舞團的休息時間,所以我可以說是放棄休息時間來做這些項目。

“譚版小美人魚”幕後首次曝光

2010年舊金山芭蕾舞團首次演出《小美人魚》,由首席舞者譚元元主演,她以出色的舞蹈技巧和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打動了觀衆。

這次在上海大劇院藝術課堂,譚元元爲舞蹈愛好者們介紹這部芭蕾舞劇,分享自己飾演小美人魚的創作歷程。講座由譚元元和舞劇中飾演王子一角的舊金山芭蕾舞團首席舞者艾倫·魯賓遜(Aaron Robison)親自講解,結合2011年發行的DVD錄像,講授現代芭蕾的理念,分析該劇的特點,分享塑造人物的心得和排練背後的故事。

■ 從舞者成長爲藝術家,除了能夠駕馭不同風格的舞蹈,還有什麼必要的因素?

:舞臺經驗,人生經歷……這些都是“加分”的。我們說“藝術家”算是舞者金字塔尖上的一種追求了。我覺得作爲一個好的舞者一定要有這樣的夢想和追求,然後不斷去嘗試,不斷磨練自己,最終可能慢慢蛻變成藝術家。蛻變的過程中可能也會有失敗,因爲堅持不下來。我是堅持到現在,才能說自己是一個藝術家,對於舞者來說已經是“超齡”了吧。

■記得您說過國內的孩子在對舞蹈的認識方面和您想象的還是有點不同?

譚:我覺得國內孩子的基礎是非常紮實的,包括我們學舞的時候,老師也是很注重技巧方面的培養。但我們小時候很少有這種非常生動的舞蹈“歷史課”,對於藝術方面的瞭解,在我那個時候是不夠深的,等到了國外去深造的時候,我纔有這樣的機會。現在我希望讓他們多瞭解、多知道一些,力所能及把我自己的舞臺經驗灌輸給他們,讓他們會有一些新鮮感。

■目前國內的舞劇創作,會有一些把西方的元素和中國的元素結合的嘗試,或者融入傳統文化的嘗試,你有什麼看法?

譚:我覺得有中國元素的嘗試很好,小時候知道歌舞團排《閃閃的紅星》,現在有新的復排,雖然還沒機會看,但舞美燈光肯定做了很多改變。大家比較能接受這樣膾炙人口的故事,新的舞劇編排也能讓年輕的孩子比較感興趣。像《敦煌》是比較有中國血液在裏面的,也非常受歡迎。在國內大家說到芭蕾可能只知道《天鵝湖》和《睡美人》,這也是蠻可愛的。我覺得我比較偏向近現代的作品,純古代歷史性太強,不能做太大的改動。近代的作品可以有稍微不一樣的一點改編。

■回到教育的問題,每一個學跳舞的孩子都想成爲譚元元,學芭蕾的孩子都非常努力,家長也是不惜財力精力,但是爲什麼我們還是比較難看到優秀的舞者出現?

譚:這很難說,但是我還是希望儘早有“下一個譚元元”出現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有好的老師的導引,或者作爲學生有多想“要”這門藝術。一定要自己爭取,每天來達到完美。我自己也會每天在想如何把這個舞碼做得更完美一些,如何把這個角色呈現得更好一些,要如何和舞伴溝通。完美不是說不要出差錯,做到沒有瑕疵,而是關於自己想要付出多少。不知道現在社會有孩子會這樣子自己逼自己嗎?

*本文圖片由譚元元工作室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