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8652萬人,比上年增長1.7%。其中,外出農民工17185萬人,增長1.5%;本地農民工11467萬人,增長2.0%。

所謂"農民工",實際是指"身在城市從事非農業工作的農業戶口的工人"。他們自己卻無奈的繼續在貧困線上苦苦的煎熬,過着"蟻居"、"鼠居"般的艱難日子,不能公平的分享醫療、就業、教育、娛樂等社會保障性的"改革紅利"的人。

農民工在工地路邊清掃砂土遭車禍,所在公司該不該擔責引發爭議

當今媒體對農民工存在一定的誤解,以爲農民工就是搞建築的。其實大錯特錯。因爲從農村來到城裏打工有各行各業,有些白領也是農業戶口,只是他們學歷高一點從事白領工作。有些總經理也是農村來的,還沒落戶也叫"農民工"。

應該把"農民工"這個稱號改爲"一線工人"。我們應該關注的不是農民工,而是那些拿着最低收入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人。他們加班加點拿着最低的工資從事最累的活。一切從事生產一線的工人他們值得我們去關注。

農民工在工地路邊清掃砂土遭車禍,所在公司該不該擔責引發爭議

9月9日訊 農民工在建築工地前路邊清掃砂土遭遇車禍身亡,其所在公司到底該不該擔責引發爭議。4日,在瓊中灣嶺司法所和瓊中法院灣嶺法庭的及時介入下,該糾紛最終圓滿解決,海南某公司最終給農民工家屬支付21萬元賠付金。

經查明,8月24日,瓊中烏石農貿市場建築工地前公路邊,該工地農民工曾某在路邊清掃砂土時,遭遇交通事故當場死亡。事發後,曾某家屬認爲曾某所在工地公司應該負責,而海南某公司認爲曾某系交通事故致死,應該由肇事司機負責,雙方僵持不下。

灣嶺司法所及時介入調查,組織雙方進行調解,認爲曾某與公司存在有勞務關係,公司應當對其工作中發生的損害進行賠付。灣嶺法庭法官給雙方提出了賠付標準建議,最終雙方以21萬元的賠付金額簽訂了調解協議,該公司通過銀行轉賬方式一次性支付賠償金。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