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外賣經濟興起以來,外賣騎手羣體就持續成爲公共輿論、學術研究和社會治理領域的重要關注對象。2020年起,某雜誌發佈外賣騎手特稿、北大博士“臥底”某平臺擔任騎手並發表學術論文、北京市人社局幹部體驗外賣小哥工作等熱點事件,更是將對騎手羣體的關注推向異乎尋常的程度。

本書寫作的重要背景是近些年新業態和新職業的發展,一方面新業態有力促進了就業——尤其是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並引發了社會爭議。本書試圖通過實證資料闡述新業態和新職業對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分析新職業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所在,對一些社會爭論做出較爲科學的回應和討論,目的是理解這一新職業羣體及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從而對促進就業和新業態羣體成長髮展等現實問題提出對策建議,也爲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推進共同富裕和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提供政策思路。

伴隨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我國正在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將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加快數字化發展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列入我國“十四五”規劃,指出要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推進服務業數字化;要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羣;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發展。

2020年,我國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54.5%。在此背景下,以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爲特徵的新經濟迅速發展,催生了一大批靈活多樣、分工精細的新就業形態,覆蓋不同就業層次,採取靈活多樣的就業模式,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成爲我國當前以及未來勞動力市場中不容忽視的力量。其中,青年是新業態從業人員的主力羣體,在這些新業態青年中,既有人力資本較高的大學畢業生,也有人力資本相對較低的新生代農民工。

根據國家信息中心發佈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0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爲33773億元,同比增長約2.9%,生活服務、生產能力、知識技能三個領域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位居前三;2020年共享經濟參與者約爲8.3億人,其中服務提供者約爲8400萬人,同比增長約7.7%。美團2021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美團日均活躍騎手超過100萬人,美團年度交易用戶數達6.3億人。2019年至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四批共計54個新職業,包括網約配送員在內的新興職業正式被納入我國的職業體系。資料顯示,網約配送員職業的工作時間靈活,准入門檻較低,促進就近就業,收入上多勞多得、給付及時,尤其對促進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有重要作用。

然而,這一新職業的出現,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困在系統裏”的勞動控制問題、第三方外包公司欠薪問題以及相關社會保險不完善問題。對於這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法律保障問題、保護好消費者合法權益問題等,要及時跟上研究,把法律短板及時補齊,在變化中不斷完善。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門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面臨的突出問題,提出要健全公平就業、勞動報酬、休息、勞動安全、社會保險制度,強化職業傷害保障,完善勞動者訴求表達機制。

此外,圍繞網約配送員也存在一些爭議,比如有輿論擔憂“年輕人都去送外賣了,中國製造業怎麼辦”,涉及服務業與製造業之間的人力資源競爭問題。近年來快遞外賣行業從業人員規模迅速擴大,這一羣體以青壯年勞動力爲主,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傳統產業中轉移過來的;與外賣行業勞動力迅猛擴張相對應,民營企業,特別是製造業企業用工卻受到了較大沖擊。有些青年人有一定的學歷,但是寧送外賣不去製造業企業工作。對於青年羣體來說,與枯燥重複的工廠工作相比,城市中迅速發展的生活服務業新興崗位正在成爲他們更爲青睞的就業方向;比起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學習掌握一門技術,外賣騎手職業門檻不高,收入卻不低。國家統計局發佈的《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也從側面印證了這一現象:2008年至2018年,從事製造業的農民工佔農民工總量的平均年增長率爲-2.84%。但不可否認的是,從就業者個體層面來看,從“工人”到“騎手”的職業轉變,其實質上是從傳統低端製造業崗位轉入同樣低端的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崗位。與此相關,也有一些社會爭論提出,騎手等新職業是否加劇了急功近利的風氣,短期性的職業規劃及其傳遞的價值觀對於年輕人是否也存在負面影響,比如在我們的調研中不少基層官員表示:“年輕人不去學一技之長,都去賺快錢了,他們以後發展怎麼辦?”

本書的主要研究對象爲網約配送員,以外賣騎手爲主體,該羣體的核心人羣爲中青年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通過深化對網約配送員羣體的認識與理解,本書致力於探討新業態背景下的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保障與鄉村振興等問題。實證分析主要描繪網約配送員羣體的人羣畫像及其就業、家庭、消費、社會態度等特徵。在此基礎上,本書主要分析新業態和新職業的社會價值及其存在的困境,探討重點羣體的就業現狀、權益保障、民生保障等問題,就如何促進農民工和大學生就業、促進就業減貧和鄉村振興、促進高質量就業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提出政策建議。

(作者朱迪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崔巖、鄭少雄、高文珺均爲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