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视手术矫正的只是屈光度,这意味着300度的近视眼患者和1000度的近视眼患者,可能术后都达到1.0的视力,但二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几率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发生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前者。换言之,近视眼无论做不做手术,且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其发生视网膜病变风险的几率,只取决于其手术前的近视度数,就是原本眼睛真是的视力状况。

(编辑:利瞳视力健康管理中心;ID:litong-8)随着高考结束,征兵、招警、空乘等体检工作的临近,近视手术迎来高峰。选择做近视手术主要是由于两大原因,一是升学填志愿、参军视力不达标,还有一类人群是想摘掉眼镜,改善外观,生活更加方便。眼视光中心主任医师提示:几分钟的近视手术,不可能一劳永逸!家长需要正确看待近视手术!

孩子近视,控制度数增长是首要任务

不少家长认为,青少年近视患者不必在意近视的防控,反正到了18岁以后可做近视手术,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视觉健康问题。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首先,近视手术是有适应症的。角膜激光类手术由于是在角膜组织上进行手术,需要患者的角膜厚度能承受近视的矫正量。如果一位患者近视度数过高,或者角膜相对较薄,则不能选择角膜激光类手术。如果这类患者坚持摘镜,必须选择眼内接触镜植入手术去矫正近视眼。

近视手术本身,改变的只是眼球的屈光度,并不会改变由于近视带来的潜在视网膜病变风险。青少年近视眼一旦发生,每年的近视度数会不断增长,而近视的度数越高,发生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后巩膜葡萄肿、黄斑出血、脉络膜新生血管等病变的风险越大。

高度近视也是开角型青光眼的高发人群。因此,对于青少年近视患者,首要任务是控制近视的进展速度,避免成为高度近视。

近视度数越高,手术风险越大

近视手术矫正的只是屈光度,这意味着300度的近视眼患者和1000度的近视眼患者,可能术后都达到1.0的视力,但二者出现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几率是截然不同的,后者发生视网膜裂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高于前者。

无论全飞秒还是半飞秒手术,角膜激光类手术都是通过切削掉部分角膜组织,实现让角膜中央变平坦的目的。患者度数越高,意味着残留的角膜基质越少。近视度数越高,通过激光手术切削的角膜组织越多,术后出现近视回退、继发角膜扩张等并发症的几率相对升高。

近视手术并不改变已经拉长的眼轴。换言之,近视眼无论做不做手术,且无论是术前还是术后,其发生视网膜病变风险的几率,只取决于其手术前的近视度数,就是原本眼睛真是的视力状况

常见的近视手术后遗症

1、眼干、眼涩

一部分人做了近视手术后会出现干眼症的症状,原因:手术切断了角膜神经,泪液暂时不能分泌所致;其二,手术之后角膜曲率的改变,泪膜较难附着在角膜表面;这些都增加了干眼症的症状。

2、看见灯会有光圈,眩光

强的眩光源比如夏季的太阳光,迎面而来的汽车灯等;但更多的是在较暗的周围环境照明情况下存在的眩光,比如室内日光灯照明及公路两旁的路灯照明下出现眩光。

3、夜间视力下降

手术后反应夜间视力不如白天;的确如此,在暗的环境下,瞳孔会放大一旦直径大于切削区域,那么相当于眼前有两个透镜,中央、周围各一个,光照射到突变的棱上,会视散射,视力下降,同时也会出现炫光。这种情况只能适应,不能治疗。

利瞳提示:近视手术本身,改变的只是眼球屈光度,并不改变由于近视带来的潜在视网膜病变风险。因此,青少年近视一旦发生,首要任务是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速,避免成为高度近视。一旦将来有摘镜需求时,近视度数越低,手术会越安全。

利瞳视力健康管理专注青少年近视防控30余年,在这里与您分享专业的爱眼护爱知识和预防近视经验,尽绵薄之力守护孩子们的光明未来!

希望我们的文章,助您解决孩子视力发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