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民進黨因爲敗選而換血,民進黨主席卓榮泰強調春節後民進黨要“變陣型”,開啓與社會大衆對話。他說,民進黨過去有“臺灣前途決議文”、“正常國家決議文”等,現在不排除有一個“新時代的東西”出現。這個“新東西”的出現,是要幫蔡英文鞏固兩岸強硬路線嗎?

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所謂對話,是指不同主張的人交換意見與溝通的過程。以“民主進步”爲名的政黨,不斷強調自己是多擅於溝通,多尊重民主,多包容異議,卻難見黨內意見自由鳴放。即便蔡英文辭去黨主席,儘管民進黨號稱“中生代接班”,它仍是受蔡英文與新潮流遙控的政黨。說穿了,它只是在敗選的共同危機感下,以“團結再起”爲名,重新包裝“蔡英文說了算”的新“保皇黨”而已。

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敗選後,民進黨當局一直喃喃自語說要檢討,要傾聽民意,民衆卻看不到它的改變與傾聽。蔡英文則說,2020“大選”是更重要的戰場,民進黨要儘快找回支持者。換言之,民進黨要找的是同溫層的“流失選票”,根本沒有直面異見者的準備。所以蔡英文才會出現那個經典神句:“我們在往進步價值前進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社會大衆有沒有跟上。”

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民進黨的敗選檢討是,“改革沒有錯”,錯的是思想落後的選民,沒跟上進步的民進黨。因此,蔡英文頻頻站上第一線指點“江山”,到處發紅包送暖;賴清德自惜政治羽毛堅辭,結果一離職後即開始大談臺灣“制憲”。重組“內閣”讓敗選的“三都”候選人全“升官”,就是要證明民進黨精英的卓越,沒有把票投給他們,就是選民的錯誤。這就是民進黨對待民主的態度,死不認錯,敗選後更傲慢而頑強。

蔡當局唯一的改變,就是拼命扮“網紅”開直播,要向選民宣傳洗腦。蔡當局和黨機器的網絡操作部隊大肆動員,藉着防堵“假新聞”、防堵黑客、防堵華爲,掀起“反中”對抗意識。因此,蔡英文春節勞軍也不忘強調解放軍恫嚇,要強化部署防空導彈,繼續將“與大陸衝突”當成民進黨的選舉提款機。

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卓榮泰說,“政院”敗選檢討報告中的“不意味臺灣大多數人民會願意爲了經濟利益,放棄對於‘主權’的追求”,這是賴清德親自加入的重要話語,其實就是民進黨的底線與堅持。從蔡英文的“四個必須”,到把“九二共識”與“一國兩制”畫上等號,民進黨無心要在兩岸政策上挪移寸步;甚至還可能爲了“下一階段的戰力”,藉“挺臺灣”重新集結“獨派”意志。

羅文嘉稱自己願出任黨祕書長,是“爲了讓孩子在未來可以持續不斷呼吸‘自由空氣’”,言下之意甚明,即“衛黨等於衛民主”。正如卓榮泰誇何志偉爲“臺灣民主”保住“立委”一席,可見民進黨已毫不臉紅地把自己視爲“臺灣民主”的同義詞,所有與民進黨相左的主張都是“反改革”、“反民主”。民進黨已爲今年的戰鬥路線劃下清楚路徑,這也是卓榮泰主席要推“新時代決議文”的主因,要把它當成選戰主軸,護住民進黨死也不改的“江山”。

什麼都不改的民進黨,要和誰對話?

民進黨歷年來的“決議文”多爲選戰工具:“臺灣前途決議文”是爲爭取中間選民,把陳水扁送上領導人大位;比“臺獨黨綱”更獨的“正常國家決議文”是爲了幫謝長廷助選,結果未遂;蔡英文爲避免爭議,棄“決議文”而以“維持現狀”取代。如今現狀維持不下去了,民進黨再祭“新決議文”登場,無非是要再次以“民主”的胭脂爲“獨派”主張抹粉罷了。這仍是一場“新臺獨”遊戲。

這樣的企圖,哪有任何與社會對話的誠意,哪有絲毫爲臺灣求解的思考?在全臺皆曰“不可”下,蔡當局的能源政策不改,卻向風電廠商作出大讓步,其原因在此。把選舉、“公投”結果視若無物,把民主溝通當成幌子,這種什麼都不肯改的政黨,還要任由它來左右臺灣的前途嗎?

本文原載於臺灣《聯合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