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茗茶、插花、掛畫自古以來被稱爲“人生四雅”而香爐的文化更是源遠流長漢代的青銅博山爐唐宋的瓷爐再到明清被譽爲“明代文玩之首”的宣德爐正是這各式的香爐青煙造就了一部文雅的中國香文化史。

在2018年5月28日,由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匠人大會,“巧生爐“創始人陳巧生受邀出席。大會爲表彰陳巧生大師在恢復明清宣德爐製作技藝做出的傑出貢獻,特授予“突出貢獻藝術家”榮譽稱號。在全國衆多匠人角逐中共有六位獲得此殊榮,充滿古典味道的獎牌是對陳巧生這樣的匠人,更好的肯定。

陳巧生出生於一個世代行船做流動買賣的銅匠世家,三代傳承,萃於一身,是一位地道的陽澄湖人,那時候大家對銅的印象還停留在家家戶戶用香爐、銅像來換取生活用品。機緣巧合下,父親帶他去獅子林,看到百年前破敗的銅獅子,少年關於銅的想象便展開了。在面臨消息閉塞,技法問題難以得到解決、工藝的複雜以及外人的不理解等多個問題,他依舊堅持下來。歷經八年,在他手中誕生了第一個宣德爐複製品,甚至被文物專家鑑定成真品,連收藏家馬未都先生看後都盛讚,“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十年磨一劍,辛苦終得回報。

20世紀70年代起,陳巧生致力於挖掘、恢復自明代起逐漸失傳,至民國時期已完全失傳的宣德爐製作技藝。在進入新世紀後,他依託其挖掘、恢復、發展的傳統銅爐製作技藝創立“巧生爐”這一蘇工文化品牌令中國中斷近百年的銅爐文化延續香火,發揚光大。經他之手製作的仿古銅爐,嚴格遵循古代工藝和製作技藝,其造型典雅,工藝精湛,皮色潤和,古色古香,寶光內斂,充滿靈氣,與清明宣德爐毫無二致,不可分辨。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陳巧生在傳承技藝的基礎上融入自己的理念不斷創新將巧生爐的樣式豐富至千餘種。其青銅失蠟鑄造技藝(陳巧生銅爐),更是被列入江蘇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大國崛起,鯤鵬展翅。匠人之所以稱之爲“匠”,是因爲他們擁有某種嫺熟的技能,而這個技能通過時間的累積“熟能生巧”,其蘊藏在技能背後的,是那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從宣德到巧生,固然時代在變,地域在變,但文化的精神傳承卻從未斷絕,“巧生爐”蘊含着江南文化的精氣神,蘊含着江南器物精細雅潔的特質,是執着於美和藝術的寫照。(李蓓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