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郝亞娟 張榮旺 上海報道

日前,民生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400億元無固定期限資本債券(即永續債),這也是國內首單由股份行發行的永續債。此外,已獲批發行不超過400億元永續債的華夏銀行近日也在密集路演。

《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作爲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永續債自推出以來深受銀行及投資者的“青睞”。截至目前,除已成功發行永續債的中行、民生銀行外,工行、農行、交行、光大、平安、浦發等多家銀行也披露了永續債發行計劃。

“永續債作爲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其資本補充效果比較直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武雯告訴記者,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於,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相對較低,永續債的利率較利率債和同評級的信用債具有較大優勢,因此市場投資者可能更青睞永續債。

銀行“青睞”永續債

日前,民生銀行400億元永續債成功發行,發行利率4.85%;全場申購總規模727.2億元,超額認購倍數約爲1.82倍。

民生銀行董事長洪崎表示,民生銀行本期永續債的投資者結構非常豐富,涵蓋了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壽險公司、財險公司、證券公司、財務公司、基金等債券市場主要投資人。

據測算,此次400億元永續債將提升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0.86個百分點。根據民生銀行一季度數據,截至2019年3月末,該行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分別爲12.14%、9.28%和9.06%。這意味着,永續債發行後,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將升至10.14%,其他一級資本充足率將達到1.08%。

記者瞭解到,除部分銀行已成功發行永續債,還有一些銀行的永續債發行計劃“在路上”。談及銀行方面補充資本的原因,穆迪分析師認爲,由於銀行大量存量資本工具將在2019年~2020年進入可贖回的狀態,大型銀行需要更多的資本來滿足即將實施的附加資本要求;銀行可能會面臨貸款增長加速,因而資本消耗加快。總體來看,在上市銀行股價大多仍處於“破淨”狀態的情況下,去年底推出的永續債成爲上市銀行補充一級資本的第一選擇。

“對上市銀行來說,永續債可以改變其他一級資本較少、二級資本較多等問題,進一步優化資本結構;對非上市銀行來說,永續債拓寬資本補充來源,增加一級資本補充工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董希淼向記者分析。

而從投資者偏好角度來看,武雯指出,由於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相對較低,永續債的利率較利率債和同評級的信用債具有較大優勢,因此市場投資者可能更偏好永續債。

險資投資標準是否放開成關注點

1月25日,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資金投資銀行資本補充債券有關事項的通知》,其中提到“擴大了保險機構投資範圍,允許保險資金投資永續債、商業銀行二級資本債等資本工具”。該文件出臺後,銀行永續債的投資者中出現了險資的背影,這一點在民生銀行永續債的投資者中亦有體現。

不過目前來看,險資能投資的永續債發行主體需要滿足一定條件。其中銀保監會在相應文件中明確,對險資能投資的永續債發行主體主要有以下四方面規定:公司治理完善,經營穩健;最新經審計的總資產不低於1萬億元人民幣,淨資產不低於500億元人民幣;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8%,一級資本充足率不低於9%,資本充足率不低於11%;國內信用評級機構評定的AAA級或者相當於AAA級的長期信用級別。

“按照目前的政策規定,險資投資永續債的標的大多數還是四大行以及股份行發行的永續債,城商行和農商行受到限制。”中信建投分析師楊榮在研報中指出,根據優先股和永續債的一些區別,永續債作爲另一種其他一級資本補充工具,應該更加惠及到中小銀行,但目前來看,中小銀行如發行永續債,既不能做CBS,也不能被險資投資,流動性較差,需求端可能會受到一定影響。所以險資投資於永續債的標準是否會有所放開,是永續債的一個關注點。

楊榮強調,銀行發行永續債時還需注意以下四個方面:永續債的稅收問題即將明確;其險資投資永續債的標準能否繼續放開可以進一步期待;同業投資永續債時所需要在表內計提的風險權重需要政策進一步說明;永續債是債還是股的問題目前仍沒有定論。

那麼,未來永續債能否進一步惠及城商行等中小銀行?還需具備哪些條件?興業研究在研報中指出,雖然中小銀行永續債的接受程度短期內較低,待市場情緒平復之後,資質相對較好的中小銀行依然有望加入發行永續債的行列。發行價格方面,無論資質如何,發行溢價均將抬高,而中小銀行幅度可能更大,以給予投資者必要的風險補償。

(編輯:朱紫雲 校對:顏京寧)

責任編輯:賈振飛 2031864307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