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之爲藥,其性偏寒。生津止渴,好降心火。欲得其益,需如法炮製、如法衝點。倘製作不當,衝點失宜,必爲茶之偏性所害。很多人應該或多或少的有一個體會,那就是,有時想借茶解渴,但是偏偏越喝越渴;有時想借茶來消解口腔潰瘍,但卻越喝越嚴重。這是什麼緣故呢?

問題就出在今之茶葉寒溼過重也,這是其一。其二呢,那就是現今的人兒,尤其是少年兒童,大不如古時人的體質。古時人,勞作多,曬太陽多,出汗多,素食多,忌生冷,所以古時人是實熱陽勝體質;而今之人,好逸惡勞,拒絕太陽,怕出汗,貪肉奶,喜生冷,所以大多是寒溼陰勝體質。

古時實熱陽勝者,都要喝老火茶,並且要煎煮而後飲,以避茶之寒溼之偏性。今之寒溼陰勝者,卻喜喝淺火茶,嫩火茶,且用溫水泡之,以圖其嫩綠之色相,真是好色不要命的主兒。

如何做出溫中、扶正、提陽、生津、化積、除溼熱、降心火的老火茶呢?

別無他法,唯有燒炭存性。

什麼是燒炭存性呢?

燒炭存性是傳統中藥的炮製方法之一,它的作用就是糾正中藥的寒溼之偏性。

鳳凰涅槃,一切的一切都是浴火重生的。火能煉出真金,火能使萬物得以精純,火能剔除萬物習氣,火能展露出萬物的真常性、正能量。

1994年,末學將先賢中藥炮製的方法用到了綠茶的製作上,做出炭性龍特、炭性毛尖、炭性碧螺春、炭性烏龍、烏金龍井等,取得了極大突破與成功。

我們所做出的燒炭存性的老火茶,有如下特點:

1.在常溫密封的乾燥環境裏,可以保質3年以上,色香味等主要指標不變。浮火下降,醇和增加。我們反對用冰箱或冷庫儲存茶葉,因爲冰箱和冷庫是含水量超標的茶葉的遮羞布,對茶葉是雪上加霜。

2.金氣下降,木氣上升,茶湯的醇和度倍增。溫中和胃,止渴生津,齒頰生香。

3.炒米香氣濃烈,先苦後甜,耐品耐泡,回甘悠長。

4.幹碗搖香時,蔗甘慄香味濃純。

5.茶湯極淡時,甘甜之味厚而不寡。

燒炭存性的老火茶,是回陽丹,是人體健康的增上緣。譬如米飯與鍋巴,都是由大米經火而成,但兩者的性味有很大的不同。鍋巴就是燒炭存性之物,溫中暖胃,扶陽去寒,且在常溫下,久放不壞,性質穩定。但米飯則不同,米飯含有寒溼等負能量,習氣重,性不淨不穩,常溫下很快就會變質變餿。

不久前去茶禪一味的源頭柏林禪寺禮祖,去方丈室拜謁明海大和尚,奉上了我們的炭性烏龍老火茶。

明海大和尚說,現今很多禪師,特別是脾胃虛寒的,都不敢飲茶,因爲如今茶葉的寒氣與濁氣太重了。當談到茶葉的燒炭存性工藝時,大和尚說吾國多古法,可惜我們不能以古爲師,太喜歡自作聰明、亂變花樣了。譬如以往燒飯時,先將米煮至八成熟,濾出米湯,再上鍋蒸。爲何?祛除米中寒溼之氣也。並且,這樣做出來的米飯,飯香瀰漫,開胃得很。但電飯鍋煮的飯,沒有濾飯這個環節,其性味也就差遠了。

可見,燒炭存性是多麼的重要。(文/汪盛偉)

右二爲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柏林禪寺方丈明海大和尚,左一爲本文作者汪盛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