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石科技」推出大數據分析中臺

「工匯有活」要做裝修界“滴滴”

「領航員科技」做共享汽車平臺

「雷神智能裝備」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

「漢德天坤」信息處理和視頻圖像識別

1. 推出大數據分析中臺,「衡石科技」幫助傳統產業快速實現數字化轉型

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往往是通過數字化,基於數據開展上層應用、分析等。但是傳統企業缺乏雲計算、大數據等專業技術人員,且建設各類數據分析應用時,會發現業務、營銷、CRM等各種系統互相割裂,數據底層架構各異,建設複雜、週期長、拓展性差,下次再開發其他數據分析應用時,又要重新建設。

針對該痛點,科技創業公司衡石科技的辦法是,構建大數據分析中臺,連接多種數據源/數倉,幫助遇到雲和大數據挑戰的客戶,進行數據整合、分析展現、建模及驅動業務決策。

具體來說,衡石科技去兼容、打通、對接各種大數據底層架構、系統,把企業原本散落在各處、需要花大量精力對接調用的數據,清洗、轉換、匯聚到一個數據平臺上,並以標準化、可管理、易使用的方式對外提供服務。這個數據平臺即是“大數據分析中臺”的概念,可以支持數據準備、可視化分析、快速搭建上層數據應用和二次開發,從而提升開發和業務效率、降低開發成本。

劉誠忠表示,衡石先開發出了通用型平臺,然後針對重點行業形成行業解決方案。至於選擇什麼行業做更深的解決方案,標準是行業的數據成熟度,具體包括:看數據接口是否規範,分析模型是否豐富,業務提效獲益是否明顯。 基於以上標準,衡石將營銷行業作爲當前重心。

官方資料顯示,衡石於2018年7月發佈數據中臺產品Hengshi Sense 2.0,正式開始商業化落地,目前有三十多家正式落地使用的客戶,分佈於市場營銷,教育,醫療,政府,工業製造和新零售等多個領域,典型客戶如WPP集團、秒針系統、Ninebot等,同時,衡石與AWS、青雲、明略數據、PingCAP等科技公司達成產品戰略合作。

盈利模式上,衡石按照產品部署的服務器節點數,收取每個節點數萬到數十萬元的年訂閱服務費,對行業重點客戶會按照解決方案提供服務。

2. 「工匯有活」獲近億元多輪融資,要做裝修界“滴滴”解決施工交付難題

據悉,裝修施工交付服務商「工匯有活」已完成天使輪和 A 輪融資,合計金額近億元,資方爲國內前五的房地產商。

工匯有活 APP 於 2018 年 7 月上線,聚焦泛家裝行業提供“產業工人+輔材供應+現場管理”等一站式裝修服務,創始人田志超將工匯有活稱之爲裝修界的滴滴,爲國內約 30 萬家裝修企業和設計工作室解決施工交付難題。上線以來,平臺吸引了超 12 萬工人註冊,並在 4 個月內簽訂了 1.62 億元戰略合同,工人搶單速度均值在 72 秒以內。

工匯有活的主邏輯是,通過線上測試線下實操的嚴格篩選機制,建立一個具有評價體系的產業工人平臺,提供即時撮配和現場管理等服務,並供應輔材產品。而平臺的核心價值在於將施工服務、人員管理標準化,並作爲產品向裝修企業輸出。

關於標準化,我們可以從工匯有活的服務流程中略知一二,具體路徑如下:

“客戶下單——錄入基本信息——選配輔料(已有 3000 SKU)——選擇施工工藝(個性化模板)——計算工程量——形成預算表——客戶確認——監理進場復尺交底——分派項目經理——工人搶單施工——進入維保售後”。

工匯有活能夠根據 AI 算法,基於用戶選擇的戶型、工藝、輔材、面積數據,就能計算出所需工人數、工時、輔材用料等信息。田志超稱,以水電工程量爲例,不需量房就可以測算水電用量,誤差在 3% 以內,並隨後生成實時預算表,規避施工過程中的增項問題。

同時,爲了進一步減少輔材浪費,每一筆訂單中,工人在平臺規定數額基礎上,可拿到節餘輔材的利潤返點。在應用工具上,工匯有活還有一支專業的工具研發團隊,研發整合機械化施工工具,提升施工效率以及質量,目前有數十項專利申請。

工匯有活對工人來說,除了基於 LBS 的搶單機制縮短中間環節帶來收入增長,平臺還提供扁平化結算(規避農民工討薪問題),並推出了優工優獎晉升機制,以在工人羣體中形成包括技能、服務等內容的正向競爭,平臺也會以在線培訓、競技視頻活動等形式進行工人技能提升。

據瞭解,目前,工匯有活主要通過輔材集採獲取利差,以及施工管理服務費。未來,工匯有活的主力獲利途徑將是硬裝後市場的傢俬等聚類數據變現。

3. 做商務和旅遊出行的共享汽車平臺,「領航員科技」獲數百萬元天使輪融資

據悉,共享出行服務商「領航員科技」近日完成數百萬元人民幣的天使輪融資,由中海外新能源領投,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市場拓展、推出新的商務出行服務平臺。

「領航員科技」成立於2015年,商業模式是“自營+合作”。一方面,該公司在保定和濟寧自營車輛,用於分時租賃;另一方面,針對商務和旅遊等垂直場景,爲共享出行客戶提供定製化的技術服務和運營解決方案,包括SaaS平臺、APP後臺的車輛管理系統、分時租賃系統、車載智能終端、車聯網設備等。

該公司稱,他們已經爲全國60多個城市的80多個B端合作伙伴提供了共享汽車解決方案,包括美團租車、南方電網出行解決方案、國能汽車、一汽公務車改革、衆泰大邁等。

談及爲何這些B端合作伙伴不自己開發解決方案,創始人兼CEO趙東寧表示,一方面,這些公司雖然在車輛、資金和政府關係上有優勢,但缺乏共享出行的技術和產品開發經驗;另一方面,一些公司認爲,開發這套解決方案會耗費六個月以上,時間成本太大。

趙東寧說,最近兩年,雖然共享汽車和共享單車項目頻頻遇冷、頭部公司的規模又很大,但初創公司還是能從商務和旅遊等細分場景切入、分到一塊蛋糕。他說,在重點城市的旅遊旺季,共享汽車的供給遠遠小於需求。

除了商務和旅遊出行之外,他們也會做三四線城市的縣際出行,即,提供縣與縣/區之間、行駛里程超過20公里的汽車租賃業務。

該公司的收入來源包括加盟商的服務費和自營項目的車輛租金。趙東寧稱,他們在2017年和2018年都實現了盈利。

4. 「雷神智能裝備」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研發並工程化國內首款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

據悉,雷神智能裝備在2018年底完成數千萬A輪融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技術研發投入和業務擴展。

資料顯示,雷神智能裝備由中科院和其他科研單位等具有軍工背景的創業人員組成,主要做軍(警)用和民用特殊領域的地面無人智能平臺研發、生產,希望成爲我軍地面無人智能平臺技術和我軍無人智能裝備的集成供應商。2018年8月,雷神智能裝備在西安展示了獨立研發的中國首款地面無人察打一體平臺。

雷神智能裝備自主研發生產的軍用無人察打攻擊車、雷達車和光電偵察車,於2018年9月參加了陸軍裝備部在京舉辦的“跨越險阻2018 — 陸上無人系統挑戰賽”。雷神智能裝備參賽平臺獲得參賽某專業領域第二名、輪式類無人車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併入圍陸軍裝備部無人系統型號研製單位,拿到了“準生證”。

雷神智能裝備介紹,公司計劃在軍用地面無人平臺基礎上,將產品延伸到警用無人車和工業用途無人車,公司的首款警用全地形反恐鎮暴無人車在“首屆中國警務信息化建設成果”等國內多個專業比賽中獲獎,同時配合國家公安系統某部承擔了國家某重大專項研製及產業化任務,這些實踐爲團隊在百億級警用車輛無人化應用方向做了積累;雷神的專用特種領域無人車已得到訂單合同近四千萬元人民幣,預計2019年工業級訂單將達到近2億元人民幣。

此外,雷神智能裝備未來將陸續推出“雷神”、“Thorera”、“Thunderoc”等系列品牌的軍、警、民用無人車、大載荷無人機。這些平臺具備實時通信圖傳、雙向傳輸控制遙控等高新尖端技術,可實現反恐維穩、定線巡邏、偵察攻擊、要地防衛、後勤保障運輸、搶險救援處置等功能。

爲了促進團隊研發成果產業化,雷神智能裝備與西工大深圳研究院、西工大無人系統技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院、機械學院等單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5. 專注信息處理和視頻圖像識別,「漢德天坤」獲京東數科數千萬元 A 輪戰略投資

據悉,「漢德天坤」獲數千萬元 A 輪戰略融資,資方爲京東數科。創始人兼 CEO 繆驍表示,本輪融資將用於產品迭代及商業化,未來也會在大數據挖掘方面進行探索。

漢德天坤成立於 2007 年,成立之初,公司重點發展海量信息處理技術,並從視頻圖像智能識別切入,爲客戶定製海量信息處理平臺,並延伸出完整的智能視頻產品線,擁有五十餘項專利及軟件著作權。目前,漢德天坤的發展重心在金融科技領域,爲客戶提供創新應用平臺以及全方位解決方案,幫助金融企業轉型升級。

在具體的應用落地方面,公司主要有兩個產品:車險移動視頻查勘平臺和移動視頻信貸管理系統,分別面向保險和銀行業。

車險移動視頻查勘平臺針對的是車險的理賠環節。查勘定損時,無需查勘員到場,車主在出險現場能夠利用 APP、網頁、微信小程序等多種方式,把現場的畫面實時傳輸到保險公司後臺,後臺工作人員利用電腦實現遠程視頻查勘定損。

車險移動視頻查勘平臺於 2012 年上線,並於次年順利完成了太平洋保險的該平臺項目上線工作。目前,漢德天坤已與太平洋保險、中華聯合、陽光保險、安盛天平、都邦保險、永誠保險、華泰保險等十多家保險總公司達成合作並上線。

在銀行領域,漢德天坤開發了移動視頻信貸管理系統,主要針對企業貸款。應用該系統後,盡調無需實地走訪,銀行或企業人員通過移動客戶端拍攝上傳,銀行通過信貸管理工作平臺檢查監管,後臺服務器同步流程管控,用照片、短視頻和現場實時交互等手段在線完成審查及覈查等過程,實現對貸款流程的多維度監控

繆驍表示,這一平臺已在浦發銀行總行和江陰銀行上線,用於貸前、貸中、貸後的流程控制。今年,移動視頻信貸管理系統將進入快速商業化時期。

盈利模式上,漢德天坤主要通過服務按件收費及系統運維費盈利,目前年營收達數千萬人民幣。繆驍表示,獲得京東數科的戰略投資後,漢德天坤將與京東數科進行更多合作,未來在大數據挖掘方面開展更多探索。

「鯨倉科技」建設“智能共享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