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米滴答以快遞方式做零擔物流

「宇道生物」瞄準新藥研發賽道

「博雷頓」切入純電動重卡市場

車險理賠反欺詐平臺「元嘟嘟科技」

「吉因加」專注腫瘤基因測序領域

1. 以快遞方式做零擔物流,供應鏈管理公司壹米滴答完成18億元D輪融資

今日,供應鏈管理公司壹米滴答宣佈完成18億元D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博裕資本領投,厚朴投資、普洛斯隱山資本、源碼資本等新老知名機構跟投,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 本輪融資主要用於加大客戶獲取、核心運營節點(例如場站、車線)、智能技術的研發與投入(自動化設備、全生命週期智能管控)三大方面的投入。

壹米滴答於2015年在上海成立,早期由六家區域性零擔物流龍頭企業結盟而成,公司採用核心區域自營加區域加盟的方式,網絡衆籌和運力衆包的運營模式,建立了覆蓋全國的網絡,提供綜合物流服務。主營產品包括小票快運、大票零擔、整車業務、滴答到門等。

目前,壹米滴答已經覆蓋全國31個省份(自營省區24個、成員省區7個),並可通達港臺,現有網點12000多家、1500條幹線、189個轉運集散中心一二級城市普概率100%、區縣級覆蓋率90%,鄉鎮覆蓋率76%以上。

零擔物流是指當託運貨物重量或容積不夠整車運輸條件,需要與其他幾批甚至上百批貨物共用一輛貨車裝運的物流服務。傳統定義上的零擔物流多涉及了生產端的貨物,零擔物流又可以按照30-500KG、>500KG劃分成小票零擔和大票零擔。

與快遞行業相比,國內零擔行業呈現“小、散、亂”的特點,即企業數量衆多且規模較小、行業分散、市場競爭混亂。可以預見物流、商流、資金流等行業資源的整合將會是行業趨勢。

而壹米滴答正是在這一趨勢下出現的,壹米滴答是6家各自割裂的區域企業的集合,爲了解決區域性企業缺乏幹線互聯的痛點,壹米滴答建立了A、B兩張。A網通過省際網絡化佈網,主要爲B2B客戶服務;B網在各省區域公司的基礎上,爲省內B2B、B2C客戶提供服務,其主要流向是從省會城市到省內各區縣、鄉鎮,最終建立一張遍佈全國的物流大網。

與諸如滿幫集團、滿幫集團這類平臺型的零擔物流創業公司不同,其創始人楊興運曾公開表示,壹米滴答是以快遞的方式做快運,“壹米滴答的省內快運100%實現點對點運輸,區縣層面90%以上能夠做到送貨上門,甚至預約上門、送裝一體,且能夠實現二次派送。”

2016-2019年,在連續的28個月內,壹米滴答已完成六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超過30億元人民幣。

2. 瞄準風口上的新藥研發賽道,「宇道生物」獲復星醫藥Pre-A輪融資

生物醫藥公司「宇道生物」,近日宣佈完成了Pre-A輪融資,資方是復星醫藥。「宇道生物」瞄準風口上的新藥研發賽道,主要開發藥物研發信息化和智能化產品。

該公司的主要產品線包括ACISS系列(藥物研發信息化產品)和AILLO系列(藥物研發智能化產品)。

ACISS系列是新藥研發的數據整合管理系統。它應對的市場需求是,新藥研發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數據,數據往往比較散亂、無法整合,而信息化的管理系統則可以提高數據管理的質量,有助於挖掘數據價值,可應用於大型藥企的研發部門或者CRO企業。

「宇道生物」的ACISS系列,配備藥物化學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及其生物活性數據(包括各類體內外實驗如DMPK、ADME以及Tox實驗)的管理模塊,擁有符合GMP-Like標準及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標準的數據管理設計,支持追蹤每條數據的歷史版本,每次修改或者刪除均將被系統記錄。該產品具備兩項中國軟件專利。

從市場業態來看,這個賽道主要被國外公司壟斷,「宇道生物」採取比國外公司低價的策略來打破壟斷。目前,ACISS已經被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復旦張江生物醫藥等高校、公司應用。

在藥物研發的早期階段,傳統上科研人員需要對多達5000-10000個化合物“海選”,通過做實驗,不斷的試錯、排除、優化,這個階段通常需要幾個月或幾年時間。「宇道生物」的新產品AILLO系列,就是運用智能化手段,來解決醫藥研發耗時耗力的痛點。

講到智能化的AILLO系列,我們有必要延伸到風口上的AI+新藥研發。這項技術就是運用AI,對這5000-10000個化合物進行“虛擬”篩選。即不做實驗,而是利用數據庫做分析,大大加速研發進度。這個賽道上的明星公司有Atomwise、Numerate、葛蘭素史克、BenevolentAI;一些國內公司的也在世界前沿,包括晶泰科技和冰洲石生物等。

「宇道生物」的AILLO系列具備變構藥物研發知識數據庫,且在基於臨牀病人數據的靶點識別及基於蛋白結構的位點識別領域擁有多項自研的算法工具。根據動脈網的消息,目前AILLO系列已經與多家三甲醫院,以及小分子與大分子領域的頭部新藥研發企業達成了合作。

3. 新能源乘用車賽道擁擠,「博雷頓」切入純電動重卡市場,今年想量產2000臺

當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業紛紛搶注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時,一些公司則另闢蹊徑:做新能源卡車。

「博雷頓科技」就是一家純電動重型卡車研發商。該公司採用寧德時代的電池,自主研發包括動力總成(電機、電控、變速箱)、電池PACK(電池組件)、電池溫度管理系統(保障電池溫度在30度左右,電池壽命提升30%)在內的核心零部件,未來打算自主研發IGBT芯片。

博雷頓成立於2016年,於2018年3月正式運作。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方明說,他們在2018年入局,這個時間點很關鍵,因爲新能源的價格從2018年開始大幅下降,電動車運營商不靠補貼也可以市場化。此外,2020年,電池的成本預計會降到每度電1000元以下,而動力電池是電動車最貴的成本。

去年12月,博雷頓通過「華菱星馬」代工生產了40臺“6×4純電動牽引車”,目前在鄂爾多斯的礦區運營,這批電動重卡也同時投放到青海、深圳、成都、北京、武漢等地。

這款6×4純電動牽引車,自重11.8噸,標載49噸,電機最大功率350KW,採用8擋AMT變速器,配備250kwh磷酸鐵鋰電池,可以實現空載260公里、滿載135公里的續航里程,雙槍快充55分鐘可滿電。

陳方明介紹,他們計劃在2019年生產2000臺純電動重卡,包括6×4牽引車、兩款8×4自卸車、兩款6×4自卸車。這些車會投放在四個場景:礦區短運、城市渣土、港口、城郊短駁。

博雷頓的商業模式是融資租賃(以租代售)和直接售賣,計劃在2019年產出2000臺車後,銷售額做到15億以上。

談及是否會遭遇和電動乘用車一樣的量產交付難題,陳方明說不會,因爲相比乘用車來說,重卡需求較少,量產壓力小。博雷頓打算未來每年生產3-5萬臺純電動重卡,產值預計可達300億以上。

陳方明認爲,2019年會是電動重卡市場爆發的元年,因爲一些城市正在推動重卡的電動化,比如,深圳市政府計劃今年把市內一半的燃油泥頭車換成電動的,預計替換量達到5000臺,市政府會給購買電動重卡的運營商80萬元/臺的補貼。

博雷頓正在尋求新一輪融資。

4. 車險理賠反欺詐平臺「元嘟嘟科技」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信天創投投資

近日,車險理賠反欺詐平臺「元嘟嘟科技」宣佈完成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由信天創投投資,青桐資本繼續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此前,「元嘟嘟」曾獲得盈動資本的天使輪投資。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完善AI產品、落地多元化場景等方面。

「元嘟嘟」成立於2017年12月,從事保險科技研發與應用,爲保險公司車險理賠提供風控解決方案。保險公司通過其反欺詐系統,可以識別車險欺詐案件,同時防滲漏系統(滲漏是指保險公司理賠金額超出應賠金額)降低車險賠付成本。

AI車險理賠反欺詐平臺是「元嘟嘟」的核心產品,經過近一年的研發和測試已上線。該平臺能在報案、查勘、定損、覈價核損、理算核賠等車險理賠主要環節中發揮作用,改變自動化程度較低,效率低下的行業現狀,提高保險公司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目前,「元嘟嘟」已經積累了海量的主流車型、歷史案件,以及反欺詐規則數據,並同時與外部的數據提供商合作,具體數據量級未做披露。

發展規劃部分,「元嘟嘟」將持續不斷完善AI反欺詐平臺的功能和性能,針對不同的保司客戶,在各類細分及多元化的應用場景進行實踐。“2019-2020年,「元嘟嘟」會在垂直領域深入發力,也會佈局海外市場,最終構建全球化的智能車險理賠平臺。”

5. 專注腫瘤基因測序領域,「吉因加」獲得華大基因5000萬融資

據悉,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因加)獲得深圳華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5000萬增資。增資完成後,深圳華大基因持有吉因加的股權比例由增資前的 4.94000%變更至增資完成後的 7.51186%。

本次增資前,華大基因持有吉因加452.8302萬元註冊資本,對應股權比例爲4.94%,對應估值18億元。目前,吉因加已完成了上述增資事項的工商變更登記手續。

2016年8月25日吉因加成功完成2億人民幣的A輪融資,該輪投資由華大基因領投。這是迄今爲止中國精準醫學領域——液體活檢方向金額最大的A輪融資。

吉因加專注腫瘤基因檢測領域,2015年4月於北京創立。自成立以來,吉因加自主研發了ER-seq、IR-Seq、mTBI、mClone等核心技術,聚焦腫瘤精準防治大需求,針對腫瘤精準用藥、療效評估、術後監測、輔助診斷、遺傳風險、早期篩查等應用方向,依託高通量測序與高性能計算大平臺,基於腫瘤液體活檢及免疫組學兩大技術主線,通過腫瘤基因大數據挖掘,提供科研合作、技術開發與產品轉化、臨牀檢測與醫學健康等服務。

核心創始團隊擁有腫瘤基因組學、臨牀醫學、大數據分析等專業背景,在基因組學臨牀應用、精準醫療檢測服務、臨牀解讀與諮詢等方向具有豐富行業經驗。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易鑫從事基因組醫學、轉化醫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研發工作十餘年,曾任華大醫學首席運營官、華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長。

華大基因增資的邏輯不難理解,吉因加近年來發展優勢明顯。《2018腫瘤基因檢測市場研究報告》中指出,吉因加市場定位清晰,根據不同地域、醫院需求設計不同的產品和服務模式,形成差異化競爭。同時,還擁有豐富的臨牀資源。腫瘤樣本量積累速度較快,爲後續科研分析和腫瘤基因大數據挖掘提供平臺。

吉因加官方網站數據顯示,其合作伙伴目前覆蓋全國19個省,重點合作醫院170家,合作專家超600名。研究院不斷拓展國際合作,已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MD 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杜克大學、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等國際頂級研究機構建立深度科研合作,共同推動基因組學的臨牀應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