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俞果:喜歡琢磨的科技“小達人”

    “這是一臺3D打印臺燈,它(燈光)有7種顏色,可以循環變換,也可以拍一下就固定爲某一種顏色,再拍一下又開始循環變換。它使用的原料是玉米澱粉,十分環保,價格也非常低廉。”浙江省杭州市建蘭中學七年級學生俞果一邊展示他的最新發明一邊介紹道。

    別看俞果年僅13歲,但他早已是個科技“小達人”,成果也滿滿的:兩項國家專利獲得者、全國百名“環保之星”稱號獲得者、兩項全國科技競賽活動一等獎獲得者、杭州市青少年科技活動最高獎——第六屆“長杭青少年科技獎”獲得者、杭州少年科學院院士、上城區少年科學院院士、上城區青少年綠野獎獲得者、浙江省青少年航海模型錦標賽少年組ECO-S第一名、全國奇蹟創意科技系列活動競賽一等獎、上城區科技特長生……

    俞果從小就和爸爸一起做實驗、做模型,漸漸地開始熱愛科技。這個科技“小達人”樂於觀察,生活中平淡無奇的小事往往激發他創造的靈感。

    2015年一個大風的日子,才10歲的俞果眼睜睜看着一隻襪子從衣架上掙脫,被風裹挾着,像小鳥一樣“飛走”了。於是,一個想法在他心中萌發:我要做一個東西,讓襪子不再“飛”!

    他立刻取出筆描畫起來,任由思路在紙上逐步鋪陳、漸漸清晰。沒用多長時間,“襪子固定架”的草圖就畫好了,接下來就是製作成品的階段。然而,當他把手頭的材料又是鑽、又是磨、又是粘的,終於把“襪子固定架”做好,一試效果,卻並沒有他設想的那麼好用。

    是放棄還是繼續努力?俞果選擇了後者。

    “製作過程中經常失敗,一用勁材料就破掉了,每次失敗後我都要再查資料再重新制作,不管怎麼樣也要把這個模型完成。”帶着幾分執着,俞果反覆繼續着他的發明。

    說起來輕鬆,堅持下來卻並不容易。一個小小的“襪子固定架”,俞果整整打磨了兩個月,每天放學回家做完作業,他就一頭扎進書房查資料、改圖紙、做實物,七次失敗、七次從頭再來,第八次,他終於做出了效果不錯、非常實用的“襪子固定架”。通過這個發明,俞果也獲得了他人生中第一個國家專利。

    原來,科學可以這麼有趣!於是,俞果再接再厲,利用平時的休息時間,又發明了“多用掛鉤”,並再次獲得國家專利證書。發明創造的成就感和奇妙感,讓俞果越來越癡迷於科技創新的魅力。

    “我平時也會和老師同學一起做模型,感受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樂趣。”喜歡探索研究科學問題的他,不僅一個人關起門來琢磨,更是經常參加各類科技活動。航海模型是他的最愛,他曾獲浙江省青少年航海模型錦標賽ECO-S項目個人第一名,被同學們稱爲“模王”。他還堅持每年參加研學旅行,並將自己的所思所悟撰寫成文、彙編成集。他說,希望用科學使生活更便利,更希望用科學爲國家建設盡一份力。

    “生活中的一切我都願意用科學去解決,如果有不能解決的,那就是下一個要學習的方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發明一些對人們有益的東西,這是我的奮鬥目標。”俞果說。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齊琪 潘志賢 來源:中國青年報 ( 2018年05月30日 03 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