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號”探測器

  11年前,“信使號”由美國航天局發射升空,飛向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今天,已經耗盡燃料的“信使號”即將撞擊水星表面,結束自己的使命。

  自2004年8月3日升空後,“信使號”經過耗時近7年,里程79億公里的漫長飛行和5次複雜軌道變換,於2011年3月18日進入水星軌道,成爲繼1975年水手10號任務之後,人類發射的距水星最近的探測器。4年來,繞水星飛行的“信使號”傳回了大量數據,幫助天文學家更加深入地研究這顆行星。

  “信使號”英文名稱爲“MESSENGER”, 是“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的縮寫,意爲“水星的表面、太空環境與地質化學探索任務”。

  根據“信使號”的探測數據,科學家獲得了許多令人驚訝的發現。這顆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表面,依然有極地的環形山陰影裏有水存在。

  儘管水星沒有像地球一樣的板塊構造,“信使號”在其表面發現了火山活動的痕跡,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在水星形成初期,表面溫度降低而收縮時產生的地質活動。和地球類似的是,水星擁有一層地殼、以及巨大的鐵核。

  “信使號”探測器面對的工作環境,同樣是對航天工程和材料設計的一個巨大考驗。水星距離太陽約5千萬公里,僅相當於日地距離的三分之一,強烈的太陽輻射令這裏的環境無比惡劣。探測器所處的空間溫度高達350℃,除了來自太陽的光線,隨着軌道高度降低,來自水星表面反光產生的熱量也越來越高。平滑的水星表面像鏡子一樣把大約太陽入射的70%能量反射回太空。厚厚的防護層保護各種精密儀器在雙重夾擊下,仍能夠在相當於正常室溫的條件下工作。

“信使號”傳回的最新水星表面圖像

  儘管“信使號”的工作時間超出了預期,但它依然不得不面臨燃料耗盡的終極問題。

  2015年1月21日,“信使號”進行了最後一次軌道維持作業,耗光了最後一點點燃料。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信使號”沿着工程師設定的精密軌道,不斷降低高度貼近水星表面,爲科學家傳回了最後的高清水星圖片,直到撞擊時刻的到來。

  根據美國航天局發佈的最新消息,“信使號”撞擊水星表面的精確時間預計爲美國東部時間4月30日凌晨3點26分(北京時間30日下午3點26分),撞擊將在水星北極地區產生一個相當於籃球場大小的隕坑。

  或許只有等到2024年,歐洲空間局與日本聯合研製的 BepiColombo 探測器抵達水星之後,我們才能清晰地看到“信使號”留下的最後痕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