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視野的鐵粉兒們一定記得,

我們在這些年,

曾經制作了六個系列共30集的

“將軍一去--抗戰將領殉國錄”

錯過的朋友們,

想回顧的朋友們,

福利來了!!

在接下來的一週,

我們挑選了其中最爲精品的部分呈送給您~

這些殉國英雄,

有國軍將領,也有共產黨軍隊將領,

在民族危亡的時刻,

他們卻都選擇拋棄不同的政見,

捨身救國

左權、劉桂五、楊靖宇、趙尚志和範築先

這五位將領,

是我們這周的主角~

在這裏小編精選了其中的兩位的細節故事,

讓您先睹爲快~

左權

左權是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同時也是抗戰當中陣亡的八路軍的最高將領。當年連毛澤東都誇他說:“左權他喫的洋麪包都消化了,這個人硬是個‘兩杆子’都硬的將才啊!”朱德也說他是不可多得的軍事的人才,周恩來都誇他:“又有理論修養,又有實踐經驗”。可就是這麼一個人才, 他殉國時的心境卻讓人唏噓不已。

左太北是彭德懷將軍的養女,她的名字是彭德懷起的,因爲“太北”是太行山上八路軍總部一個區的名字。關於自己的親生父親,左太北只知道他是一個烈士,父親犧牲時她才只有兩歲。

左太北

左太北

左權之女

我本來也就是個一般的孩子,但是從老師和同學對我的關心上,我就感覺我父親很偉大。學校裏的主要活動都讓我做代表去,1952年給毛主席彙報,學校就派了七個同學,去向毛主席講我們進城以後的學習生活,結果就讓我去了。而且毛主席見了我,一聽是左權的女兒,特意拉我的手問我家裏的情況,問我怎麼生活。還跟我特別認真地照了一張照片。

左太北與毛澤東合照

上世紀八十年代,左太北的母親劉志蘭將失而復得十一封的左權將軍的手書信件交給了左太北。這十一封家書的日期,從1940年8月,到1942年5月,均爲左權將軍的手書。對於左太北來說,長久以來,父親一直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直到這一天,她纔看見了一個真實的父親。

百團大戰

百團大戰於1940年8月20日打響,左權每天研究不斷變化的敵我態勢,思慮擴大戰果,有時通宵達旦。歷時四個多月的百團大戰,八路軍共作戰1824次,斃傷日軍2萬餘人、僞軍5000餘人,俘日軍280餘人、僞軍1.8萬餘人,拔除據點2900多個,破壞鐵路470餘公里、公路1500餘公里。八路軍也付出了傷亡1.7萬餘人的代價。日軍在遭受打擊後驚呼“對華北應有再認識”。蔣介石在給朱德、彭德懷發來賀電中寫到:“貴部窺此良機,斷然出擊,予敵甚大打擊,特電嘉獎。”

王明

左權出生於湖南醴陵,青年時代入黃埔軍校,後加入中國共產黨,並被派往蘇聯留學。在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期間,蘇聯正在大搞肅反,中國留學生亦不能倖免。左權因和浙江同學操鄉音聚會,竟被王明等人誣爲“反黨小組織”、“與蔣介石有勾結”,其中數人於1929年年底,在蘇聯清黨運動中,莫名其妙地“消失”了,左權被批評爲“行爲不檢”,受到黨內警告處分。1930年6月,左權從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回國。1931年王明等也從蘇聯回國。在1月召開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王明奪取了中國共產黨中央的領導權。左權被打成“託派”,從此便沒了一天好日子可過。

左太北

左權之女

彭伯伯就講,那個時候你父親在戰爭面前,沒有絲毫的猶豫和動搖,是個鋼鐵般的人。可是就在他跟我講到父親當時留黨察看處分還沒解決,父親說希望組織能給他解決這個身份問題,在他跟彭伯伯談到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流了眼淚。

百團大戰時期的左權與彭德懷

1942年5月25日,敵人一萬餘人從兩翼包抄十字嶺,並配備飛機轟炸。左權要求掩護彭德懷突圍。在通過第三道封鎖線時,護衛彭德懷突圍的總部唐萬成率部返回專程接應左權,但左權一口回絕,並嚴令他原路返回保護好總部首長,唐萬成只好遵命。

左太北

左權之女

飛機來了讓大家趴下,炮彈來了讓大家趴下,只要空檔就趕緊讓他們站起來,趕緊往上衝,趕緊過封鎖線,所以我父親不停地在喊。當那個炮彈又來的時候,他讓大家趴下他自己沒顧上趴下,那一瞬間,炮彈片打到頭上,他犧牲了。

1936年11月,紅一方面軍部分指揮員在寧夏豫旺堡

左起:左權、彭德懷、聶榮臻、陳賡、孫毅、聶鶴亭

戰後,左權的妻子劉志蘭多次要求中共中央發文爲左權平反,取消對他一直的“留黨察看”處分。一直到1982年,距離左權犧牲整整四十年之後,才取消對他的“留黨察看”處分,而且把這個文件放入了左權的檔案,但是沒有對外公佈。當年左權犧牲之後,他的老母親請人代筆,爲兒子寫下這樣的祭文:“吾兒抗日成仁,死得其所,不愧有志男兒。現已得着民主解放成功,犧牲一身,有何足惜,吾兒有知,地下瞑目矣!”

劉桂五

抗戰時期,蔣介石曾多次爲殉國的忠貞之將寫過輓聯。其中一位將軍身份最特殊。因爲蔣介石一直最耿耿於懷的就是在西安事變中被捉這件事,而這次他寫輓聯懷念的這位將領,正是曾經西安事變捉蔣的十大猛將之一,東北軍將領劉桂五。

蔣介石爲他題寫的輓聯這樣寫道:

絕塞掃狂夷,百戰雄師奮越石,

大風思猛士,九邊毅魄擬睢陽。

蔣介石爲何能有如此心胸,爲一個捉拿過自己的“不忠之將”寫輓聯呢?

劉桂五

劉桂五出身貧寒,爲人義氣,生就一副東北漢子的豪爽之性。在八家子村,提起劉桂五,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當地村民言:“我們一去哪,人說你哪的?我們說八家子村的,那裏有個劉桂五,全國都知道"。

劉清芳

劉桂五之女

當時家裏頭還是很貧寒,一共十多口人,在東北那地方也只有八畝地,所以生活是很困難的。爺爺還是送父親去上了兩年私塾,所以父親也還屬於能夠粗通文字吧。

張學良與楊虎城

西安事變前4天,張學良找來了劉桂五,對劉桂五說:“我想交給你一個任務,我想讓你去刺殺楊虎城,你敢不敢去?”,劉桂五對少帥說:“你只要交給我這個任務,我就敢去”。其實張學良只是在試探劉桂五的膽量。而張學良的本意,是要劉桂五活捉蔣介石,迫其抗日。

1936年12月12日是改變中國命運的一天。

當日拂曉,西安臨潼華清池突然槍聲大作。蔣介石行轅內,30多名蔣介石貼身侍衛,與東北軍捉蔣突擊隊上百名精兵激烈交火。西安事變爆發。

當日凌晨,在華清池二道門,東北軍突擊隊與蔣介石侍衛和憲兵激烈交火。交火中,東北軍捉蔣部隊共擊斃蔣介石隨從17人,包括蔣的祕書蕭乃華及蔣的侄子、憲兵3團團長蔣孝先。其中,蔣孝先被劉桂五一槍斃命。

據事變中被捉的蔣之貼身侍從回憶:在五間廳,蔣介石於睡夢中被槍聲驚醒,以爲是紅軍夜襲,倉惶逃出。適有侍衛官跑來報告:叛軍已入二道門,蔣介石問:“叛軍是什麼樣子? "答稱:“是戴皮帽子的東北軍。"後來,蔣介石是在驪山北坡一個山洞裏找到的。當時蔣只穿一條白色睡褲和一件古銅色綢袍。是劉桂五和唐君堯將其挾扶上車,併火速押送西安楊虎城公署。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曾責陳誠調查 “此次事變重要分子",劉桂五是名單中17人之一。西安事變改變了中國的命運,內戰停止,國共合作。

“七七事變”後日軍進城

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抗戰全面爆發。時距西安事變僅7個多月。此時,劉桂五已任騎6師少將師長。數年背土離鄉,他終於迎來了打回老家,一雪前恥,與日軍一決雄雌的壯烈時刻。8月8日,劉桂五接軍長何柱國奉國民政府統帥部電令,命劉率騎6師歸屬馬占山組建的東北挺進先遣軍,赴綏熱前線抗擊日軍。

劉清芳

劉桂五之女

我父親抱着我,家裏人全都跟着出來,送到小車前頭。我爸爸把我給了媽媽,就上車走了,跟部隊開拔到抗日前線去了。從那個時候以後,我就再沒見過我父親。

1938年4月22日拂曉,日軍出動30多架飛機和50多輛鐵甲車,調兵數千,分四路向黃油杆子村撲來。馬占山下令四面抗敵,以分散敵兵力。劉桂五騎馬飛騁,指揮官兵與日軍血戰。激戰中,劉桂五曾率騎兵突破敵包圍圈,但見馬占山仍在重圍之中,又率部殺回。激戰至下午5時,馬占山乘勢突出重圍,但因戰事激烈,連馬占山的衛士長也未發現。劉桂五殺入重圍,不見馬占山蹤影,自己卻接連被湧上的日軍圍困。血戰之際,一發炮彈襲來,劉桂五翻身落馬,血染軍服。

據載,當時,衛兵們不顧一切奮身上前,力圖營救。日軍見狀,意識到劉桂五的重要,立即調集火力,向距劉桂五五百米處構成火力網,力圖將其生擒。眼看衛士接連倒地,劉桂五大聲呼喊,喝令衛士突圍,勿來相救。但衛士們用血肉之軀,爲其築起一道求生之屏障。危急中,劉桂五自知傷重,恐連累他人,他舉槍對準了自己。這位一生好槍法的東北漢子,舉起那支彈無虛發的神槍,將火熱的槍口對着自己,射出了生命中最後一彈。

劉桂五與妻子

劉桂五殉難後,每逢忌日,半夜時,他的女兒劉清芳都會被一陣陣悲愴的哭聲驚醒。那是母親又在爲父親傷心痛哭。

作爲一名東北軍人,劉桂五自九一八事變,隨軍離開家鄉,再也未能回到那片故土。生前,劉桂五一直渴望能打回老家,向東北父老和家人謝罪。死後,他卻身首兩處,一處在西北,一處飄洋過海,遠落異國。在遙遠的日本,如果劉桂五的首級冥靈尚在,能睜開雙眼的話,他只能隔着茫茫的大海,從異國遙望自己的故鄉了。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