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新華社瞭望智庫、《財經國家週刊》主辦的2017中國未來經濟論壇暨“一帶一路”新經濟高峯論壇召開在杭州順利召開。借貸寶首席運營官翁曉奇在主題演講中指出,中國民借貸糾紛衆多的根源在於長期缺乏規範和底層金融資源分配不足,解決好這些問題可以釋放萬億級市場。

本屆論壇的主題爲“一帶一路新經濟展望”,旨在探討世界經濟的未來,展現中國創新經濟力量。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黨組成員、副理事長王忠民,外交部原副部長、首任中國G20事務協調人何亞非,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商務部研究院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建平等衆多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及騰訊、京東、華大基因、科大訊飛、滴滴、ofo等新經濟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就中國經濟熱點議題展開了深入討論,共同爲中央決策及市場研判提供思路。借貸寶受邀出席並發表主題演講。

在論壇現場,翁曉奇面對近百位新經濟領域的領頭羊企業代表、政策制定者、學界專家,闡述了借貸寶對於民間借貸顛覆式的創新,和它爲何能夠引領新經濟的風口。

“其實人與人借錢是個很古老的話題,借貸寶卻社交金融讓它換髮了新機。”翁曉奇表示,這是因爲借貸寶戳中了傳統民間借貸的諸多痛點。

民間借貸一直伴隨着各種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違約”,翁曉奇介紹到,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民間個人借貸到期完全按時還款的比例僅約15%,並且因此衍生出許多社會糾紛。其中一個表現就是,民間借貸糾紛案件已經排在我國民事審判案件類型的第一位。根據2011至2015年間公開的裁判文書統計高達140萬件,遠高於排在第二位的離婚糾紛。同時,每年中國企業因爲誠信缺失,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6000億元。

而這不僅僅是個人誠信問題。翁曉奇分析:面子社會下,傳統民間借貸缺乏規範流程;鄉土中國的聲譽懲罰機制在新的社會形態下逐漸失效,國家現代誠信體系面臨缺失狀態;金融結構失衡,底層金融資源分配不足。這些是中國民間借貸的矛盾突出的根源。

深入到具體場景中,還會發現,傳統民間個人借貸通常面臨複雜的人情糾葛。“借,朋友沒有了;不借,朋友也沒了。”

借貸寶恰好戳中了這些痛點。“一方面是出借方,手機打借條、受法律保護的電子合同、完善的還款提醒和催收流程、便捷約定利率等等保障出借人利益;另一面是借入方,不欠人情、速度快、秒到賬等爲借入方提供便捷的服務。”翁曉奇表示,移動互聯網讓創新直達這一悠久、古老的行業。

借貸寶的社交金融創新不僅在國內飽受好評,同時在國際上也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今年6月底,借貸寶受邀參加劍橋全球金融年會,來自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亞洲發展銀行等機構的代表都驚歎於借貸寶所取得的成就。事實上,借貸寶是一面鏡子,背後所反應的是中國科技金融產業通過彎道超車的方式,已經走在世界的前列。

作爲新經濟的領頭羊,借貸寶正在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中國經濟創新的力量。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