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進

《發現》專欄主筆,京WORK-北京碼頭智庫顧問。央視大型紀錄片《華爾街》顧問、加拿大皇家銀行資深風險投資顧問。著有《金融讓誰富有》、《闖蕩北美》等多部著作。

比特幣+區塊鏈+ICO作爲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這一次不可能就此一路破滅下去,它破而不滅,死而不僵,未來還會不斷地通過反彈—下跌—再反彈,進二步退三步,反反覆覆地吸引韭菜去接盤。比特幣+區塊鏈+ICO是一個包裝華麗的龐氏騙局,泡沫破滅只是早晚的問題。

2018年12月,比特幣最低下探至3100美元附近,全球虛擬貨幣市場再現集體大幅殺跌,市值較2017年12月頂點的8500億美元縮水超過85%,蒸發了7200多億美元。這還不算2018年以來大量新上市代幣蒸發的市值,如果將其計算在內,近一年時間整個虛擬貨幣市場市值蒸發上萬億美元,已經相當於全球黃金市場的流通市值。

隨着區塊鏈的神話外衣逐漸褪去,越來越多的人看清到了它的真面目,從2016年底開始的區塊鏈熱也慢慢退潮了,因爲基於區塊鏈的落地應用一直找不到合適的突破口。

不管被圈內人士吹噓得多麼神通廣大,區塊鏈說穿了就是一個分佈式的數據庫,即每一個數據塊都有一個數據庫的備份,每一次數據更新,至少需要超過51%的節點同步更新才能生效,以保持它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但這是一件既浪費資源,又十分低效的事情,值得嗎?

去中心化是個僞命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很多情況下它是不值得的。因爲即使它能夠保證線上(上鍊之後)的內容不被篡改,但首先無法保證線下(上鍊之前)的原始數據沒有被篡改,因此它的可信度很難說。而且,所謂的不可篡改還牽涉到一個算力的問題,理論上來說,只要全球超過51%的節點串通起來,它一樣可以篡改。

而從現實情況來看,隨着算力競爭越來越激烈,挖礦難度不斷增大,門檻越來越高,算力資源正在不斷向少數中心化的機構集中。比如比特大陸及其附屬礦池目前擁有的比特幣算力已經約53%,如果它想篡改數據,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不但不能去中心化,而且相比傳統世界更加中心化,傳統的中心化機構還有政策監管、法律法規、社會輿論等東西來制衡、監督;區塊鏈世界一旦形成中心化,那就是赤裸裸的金錢遊戲,誰有更多的錢買更高配置的礦機,誰就能擁有更多的算力。區塊鏈業內一直標榜“代碼即憲法,算法即法律,算力即權力”,但他們迴避了一點——金錢即算力。

因此,區塊鏈最初被讚譽的所謂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性等溢美之詞,現在看來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望,正在逐漸被證僞。雖然區塊鏈經常被拿來與互聯網作類比,但至今10多年過去了,依然沒有看到像互聯網那樣大規模的應用場景落地,所有的區塊鏈項目只是在燒錢,燒到最後一地雞毛。

幣圈共有兩類人

我之前反覆強調,虛擬貨幣圈子裏,除了一些人想借此從事非法活動,比如洗錢、走私、販毒、黑客攻擊,剩下的人分爲兩類:一類是極小撮的騙子,比如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的李笑來,曾公開承認自己是騙子,實際上他還算是有良心的騙子,敢於實話實說,一語驚醒了大批想要一夜暴富的夢中人;剩下的大部分人屬於被騙的,是進去送錢的人。

任何混在幣圈的人,想要知道自己是哪一類人非常簡單:如果你不是騙子,沒有賺到錢的話,那你就是去給人家送錢的那一類人,屬於被騙的。或者換種說法,如果你不是極少數割韭菜的人,那你就是被人家割的韭菜。

本輪虛擬貨幣暴跌的五大原因

關於這一次虛擬貨幣暴跌,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之前一再強調的:比特幣+區塊鏈+ICO是一個包裝華麗的龐氏騙局,早晚是要破滅的。現在是又一次“破”,目前還沒有“滅”,這一次“破”的主要起因,我認爲有以下幾點。

1

首先是比特幣現金(BCH)的硬分叉。早在2017年8月1日,由於比特幣擴容派與反擴容派無法達成統一,比特幣上分叉出了比特幣現金;僅僅15個月後,2018年11月16日,比特幣現金又進行了硬分叉,分叉出來的幣叫Bitcoin SV。這在當前的漫漫熊市中對市場信心的打擊很大,使得很多人對虛擬貨幣越來越脆弱的信仰瞬間崩塌。

再加上這一次比特幣現金分叉後,Bitcoin SV一派與Bitcoin ABC(原BCH)一派爲了爭奪比特幣現金的“正統”地位,掀起了一場“算力大戰”。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這是一場每天幾千萬的燒錢大戰,爲了籌錢應戰,Bitcoin SV派的帶頭大哥“澳本聰”(一位冒充中本聰的澳大利亞人,持有大量比特幣)揚言要將比特幣砸到1000美元。結果就成了“神仙打架,小鬼遭殃”,比特幣連破6000美元、5000美元、4000美元大關,整個虛擬貨幣市場血流成河。

2

第二個原因是美國政府最近加強了對虛擬貨幣、ICO的監管,人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美國也像國內一樣對虛擬貨幣自媒體開始封號了。因爲存在虛假宣傳和欺詐行爲,不少喊單、拉盤的自媒體遭到蘋果商店及Twitter、Medium等多個社交平臺的清洗,而Facebook、Google早在今年年初就開始對虛擬貨幣和ICO廣告進行封殺。

3

第三個原因就是橫盤太久。以比特幣爲例,自今年8月至11月,已在6500美元上下橫盤了3個月。盤久必跌,這是所有金融市場的普遍規律,沒有真實價值作支撐的虛擬貨幣市場更加符合這一邏輯,因爲大多數交易者都像賭徒一樣,抱着一夜暴富、財務自由的憧憬衝進去的,結果進去之後先是遭遇上半年的持續暴跌,下半年又是長達幾個月的橫盤,近一年的煎熬,終於讓大家失去信心和耐心了。這個時候,恰逢比特幣現金分叉的導火索引發市場暴跌,恐慌情緒蔓延,因此很多人就撤了,散了,不再堅守了。

4

第四個原因是場內資金枯竭。虛擬貨幣市場自去年12月的高點下跌以來,持續了近一年的漫漫熊市,這期間不斷有新幣上市圈錢、新交易所開張搶客戶,以及層出不窮的資金盤遊戲(其實就是賭博)、傳銷幣騙局,但玩的都是存量資金,幾乎沒有新的增量資金入場。這也很好理解,一個沒有賺錢效應且被各國監管層打壓的市場很難吸引新韭菜進場,而老韭菜一旦被割完了,市場資金就完全枯竭了,反彈的時候沒人接盤(都被套牢了沒錢接盤),下跌的時候恐慌性拋售,這樣的市場狀況不暴跌纔怪。

5

第五,聽說很多區塊鏈企業(項目方)連工資都發不起了,已經撐不下去了。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通過ICO融資融到的都是代幣(主要是以太坊),如今以太坊相比去年12月的最高點1500美元跌幅超過90%,但項目方也只有咬着牙拋售套現。如此一來,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拋壓。

以上主要是從虛擬貨幣市場的政策層面、技術層面、資金層面來分析的,從基本面來看,那是更加經不起推敲的,正如我一再強調的:比特幣+區塊鏈+ICO是一個包裝華麗的龐氏騙局,泡沫破滅只是早晚的問題。

總結

最後再強調一下,比特幣+區塊鏈+ICO作爲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泡沫,這一次不可能就此一路破滅下去,它破而不滅,死而不僵,未來還會不斷地通過反彈—下跌—再反彈,進二步退三步,反反覆覆地吸引韭菜去接盤。這也正是我之前反覆強調的,這次不幸又言中了。顯然,比特幣等虛擬幣的這次暴跌並不是結束,更不是最後一次收割韭菜,所以未來大家一定要小心,不要好了傷疤忘了疼!

(摘自《發現》雜誌企業智庫版2019年1月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