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以兵部给事夏子阳为正使、行人王士桢为副使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国王尚宁,王元卿应聘为从客,在归国途中,遭遇风浪,他镇定自若,取出诏书,向船头宣读,不久风平浪静,使船平安归来。康熙五十八年翰林院检讨海宝为正使、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为副使册封琉球,从客陈利州为福州著名琴师,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翰林院侍讲全魁为正使、翰林院编修周煌为副使出使琉球,从客陈传舟为知名琴师,教首里四公子琴,与琉球国相蔡温讨论琴理,结为知音。

王元卿,字应元,号伯台,晋江人。他长于诗,常与泉州名士何乔远、郭维贤等相唱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以兵部给事夏子阳为正使、行人王士桢为副使出使琉球,册封琉球国王尚宁,王元卿应聘为从客,在归国途中,遭遇风浪,他镇定自若,取出诏书,向船头宣读,不久风平浪静,使船平安归来。

明清时期,册封琉球的使臣可以自己选择文人、书画家、琴师、高僧、道士、医生、天文生等各行各业、多才多艺的人为从客。如崇祯六年(1633年)户科给事中杜三策为正使,从客胡请,善书画,著有《武夷图志》,在琉球时作《琉球记》、《中山诗草》各一卷,图琉球山川以归。清康熙二年(1663年)兵科别理官张学礼奉使琉球,从客吴燕时为太医,琉球国“求治者,无不立愈,亦有数人受其传”。另一从客陈翼,多才多艺,授世子等人琴艺,求诣无虚日。康熙五十八年翰林院检讨海宝为正使、翰林院编修徐葆光为副使册封琉球,从客陈利州为福州著名琴师,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翰林院侍讲全魁为正使、翰林院编修周煌为副使出使琉球,从客陈传舟为知名琴师,教首里四公子琴,与琉球国相蔡温讨论琴理,结为知音。另一从客王文治,清代著名书法家和文学家,赴琉球作《海天游草》,他的手迹墨宝留存琉球颇多。嘉庆五年(1800)林院修撰赵文楷、内阁舍人李鼎元册封琉球,从客王文诰、秦元钧、缪颂、王华才、福州西禅寺僧寄尘等。寄尘“好吟咏,工书善画”,袁枚称之为“诗僧”。在琉球游览山川,观赏风土人情,挥毫赋诗,他的书法作品现在有的仍保存在日本冲绳。

册封琉球封舟模型

奉使琉球的从客,将琉球的风土人情、地理物产、语言文字介绍给中国人民,增长中国人民对琉球的了解,增强两国人民的友谊。

册封琉球的使臣及从客,在琉球期间,除完成各种典礼和外交活动,还与琉球各界人士交往,广泛传播中华民族文化,有的册使及其从客,在琉球现场表演书法艺术,馈赠书画作品,在琉球流传,对琉球书画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