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在滅絕星系?即便是夜空中這些明亮的燈塔,最終也會滅亡。

  來自劍橋大學和愛丁堡皇家天文臺的天文學團隊的最新分析指出了原因。大多數星系會隨着燃料減少而停止製造新的恆星,星系就這樣漸漸窒息死去。5月13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篇研究提出了不同於以往恆星形成突然停止這種傳統觀點的新理論。

  來自卡弗裏宇宙學研究所和研究作者之一的彭英傑說這是一種全新的方法,他們開創了通過觀察恆星內部物質和金屬的研究法。

  恆星的燃料是氫氣,通過將氫融合成更重的元素,例如鎂和鐵獲得能量。此類物質的丰度就是判定恆星燃燒時常的根據。

  通過來自斯隆數字巡天望遠鏡( 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的數據,彭英傑和同事Roberto Maiolino、Rachel Cochrane計算出了2.6萬多個普通大小星系的金屬含量。如果某個星系是突然死亡的,所有的氣體被吸進星系中央的超質量黑洞裏,金屬元素的形成很快停止。該星系目前的金屬元素水平應該和死亡前相匹配。但是,大多數星系的結局不是爆炸,而是漸漸萎縮,那麼金屬含量應該保持緩慢增長,直到所有燃料燃燒光爲止。

  研究人員發現普通大小的已熄滅星系中金屬元素的含量大大高於依然在製造恆星的類似大小星系。

  Maiolino在研究綜述中說這不是他們在氣體突然消失的過程中希望看見的結果,但是卻和星系遏制理論(strangulation scenario)相符。

  和人一樣,星系的存在和死亡的方式是不同的。巨大的星系發出的光芒非常明亮,氣體耗盡的速度非常快,就像活得精彩死得快的搖滾明星,對此類星系的研究是最充分的。但是大多數凡人,生活不是特別牛逼或者特別有錢,只能熬到退休。在宇宙中,另外一些不是那麼明亮的星系在遏制開始後,還能活個40億年。

  不過,即便大多數中等大小星系死亡成因已經破解,彭英傑說死亡這個過程的施動因素還是個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