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是金庸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得開篇語,這篇小說寫盡江湖恩怨俠骨柔情,還有家國情仇民族大義,尤其是主人公張無忌讓人又愛又恨,愛其武功蓋世英雄無敵,恨其優柔寡斷,以致勝利果實被朱元璋竊取。

  影視劇中的《倚天屠龍記》人物形象

  其實,張無忌這個人物,並不是金庸憑空想象,是有歷史原型人物的,他的原型人物就是韓林兒,韓林兒是元末農民起義軍紅巾軍的領袖,號稱小明王

  韓林兒出身於白蓮教世家,韓家歷代以來都是白蓮教會首。白蓮教是流傳於民間的一種祕密宗教結社,源於佛教的淨土宗, 它的教義簡單通俗易懂,爲下層人們所接受,常被利用做組織人民反抗壓迫的工具,在元、明兩代,白蓮教曾多次組織農民起義。

  韓林兒的祖上就因宣傳白蓮教,燒香結會, 引起官府的警惕,被謫徙到廣平永年縣,到他的父親韓山童接手當會首後,仍然癡心不改,繼續做傳教工作,宣傳天下將要大亂,彌勒佛就要降生,明王即將出世,到那時世界將會變得非常美好,每個人都有喫有穿有房住。

  當時黃河在白茅口決口,元丞相派人治理黃河,在附近徵集大量民夫,把黃河勒入故道。韓山童得到這個消息,抓住機會,派手下人四處散佈童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並暗暗地鏨了這樣一個 石人埋在黃陵岡,河夫開工開到黃陵岡時,果然挖出一個單眼石人,一時人心浮動。

  再加上督河官吏剋扣修河經費中飽私囊,搞得民怨沸騰,韓山童見時機成熟,與親信劉福通等計議假借大宋旗號,宣稱韓山童是宋徽宗八世孫,當爲中國主,劉福通是宋朝大將劉光世的後人,並以復興宋運爲己任。 不料行事不密,韓山童被殺,其妻楊氏帶着兒子韓林兒逃脫。

  劉福通力戰突圍,各地聞風而動接連起義,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元末農民起義運動。劉福通突圍後將韓林兒迎至亳州,立其爲帝,號小明王,建國爲大宋,改元龍鳳。韓林兒號稱宋徽宗九世孫,故國號爲宋,並表示“復宋”之意;所謂“小明王”者,是爲迎合“明王出世”的預言。

  然而韓林兒年輕,無軍事指揮能力與經驗,不得不聽命於劉福通,徒有虛名。劉福通身經百戰,面對元軍主力,在初期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當時朱元璋是郭子興的部下,在郭子興死後其子郭天敘受劉福通節制,朱元璋也使用韓林兒年號號令軍中,受其節制。

  龍鳳十年正月,朱元璋在鄱陽湖戰敗陳友諒後,即吳王位,此時,宋政權已名存實亡,朱元璋已具有統一天下之勢,但仍奉之爲正朔。十二月十二日,朱元璋命部將廖永忠自滁州迎韓林兒至應天,船行至瓜州時,船翻韓林兒溺死,據傳是被廖永忠殺死。

  相比之下,張無忌是更幸運的,雖然失去了權力,但有美女相伴,可以給美女畫畫眉;而小明王一條年輕鮮活的生命,卻永遠葬身於河底!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