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朱毛紅軍在井岡山會師後,改編成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從此開啓了我軍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傳奇,從紅四軍出身的開國元帥就有5位:朱老總、彭老總、林總、陳老總、羅榮桓;大將有3位:粟總、黃克誠、譚政;上將、中將、少將更是數不勝數。

那麼,在這麼多的名將、猛將當中,都有誰擔任過紅四軍軍長呢?

答案是三位,第一位是德高望重的朱老總,第二位是機變百出的林總,但第三位是誰,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這個人叫王良。

王良是重慶綦江縣人,出生於1905年,比林總大兩歲,但比林總參加革命晚,林總畢業於黃埔第四期,王良則是第五期。

黃埔畢業後,王良所在的軍事教導團準備祕密參加南昌起義,但途中不幸被張發奎的部隊包圍,王良逃了出來,輾轉來到湖南,參加了秋收起義。

井岡山會師後,王良成爲紅四軍的一名連長,而他的直接上司,就是擔任營長的林總,也從此開始了兩人最親密的關係。

說兩人的關係親密,不是沒有根據的:林總擔任營長時,王良是他的第一連連長;後來林總成了第一縱隊縱隊長,王良就是第一縱隊的支隊長;林總升任紅四軍軍長後,王良又接替林總擔任第一縱隊司令;林總升任紅一軍團軍團長時,紅四軍的位子又傳給了王良。

可以說,王良就是林總的第一傳人。

(圖:王良與陳光、周昆,三人的命運都不好)

王良在短暫的軍事生涯中,有過兩次輝煌的表現,第一次是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

在井岡山會師後的第四個月,即1928年8月,國民黨集合5個團的兵力,對井岡山根據地進行了第二次“圍剿”。當時,王良正擔任紅四軍一連連長,跟另一個連一起,成爲阻擊敵軍的主力。最終,王良率部打退了敵軍的三次進攻,取得了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

戰後,主席揮筆寫下了那首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衆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道敵軍宵遁。

第二次則是更加著名的活捉張輝瓚一役。

那是1930年12月,國民黨第18師師長張輝瓚擔任前線總司令,叫囂着要活捉我軍的首腦人物。此時的王良,正擔任紅四軍第10師師長,也是此次戰役的主力部隊。

最終,在王良等人的指揮下,國民黨第18師全軍覆沒,師長張輝瓚也成了俘虜。主席雖然下令說優待俘虜,但張輝瓚的民憤極大,在押解的途中,被老百姓給活活打死了。

戰後,主席又寫下了那首著名的《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衝霄漢。

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

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幹,不周山下紅旗亂。

爲了表彰王良在此戰中的功勞,主席特地把從張輝瓚身上繳獲的一塊表,送給了王良。

(圖:主席送給王良的那塊表)

但可惜天妒英才,1932年6月13日,時任紅四軍軍長的王良,在福建武平遭到了當地武裝的襲擊,不幸中彈,犧牲在了政委羅瑞卿的懷裏,年僅27歲。

當林總得知這個消息後,大怒,下令將打死王良的那夥地方武裝全部消滅。

王良犧牲後,那塊主席送給他的表,一直由羅瑞卿保存着。新中國成立後,羅瑞卿把這塊表捐了出來,存放在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成爲王良在革命中的功勳的見證。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