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概述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分的前一个秋天节气。

到达时间:每年9月7~8日

太阳位置:太阳到达黄经165°

养生:预防秋燥,滋阴益气

重点体质:阴虚体质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白露时节,天气渐凉,夜晚水汽凝结,清晨时分可以在地面和叶子上发现许多露珠,故节气名为白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以白色为代表,故以白形容秋露。进入白露以后,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

节气风俗

01节气民俗

白露节气过后,秋意渐浓。

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于是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比如喝白露茶润燥滋阴。每逢白露,喝上一杯甘醇清香的白露茶,解渴防燥又提神。

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还要过白露节。

其他很多地方还有“收露”的习俗。露以秋季的为佳,《本草纲目》称:“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藏器)。禀肃杀之气,宜煎润肺 杀祟之药,及调疥癣虫癞诸散(虞抟)。”意即秋露多时可以用盘收取,煎煮服用,使人延年益寿。秋露具肃杀之气,宜于煎制润肺杀祟的药物。

02饮食习俗

白露时节各地有“补露”的习俗,就是通过吃一些食物来补充身体的能量,为进入寒冬做好准备。

苍南(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平阳(浙江省温州市辖县)人会在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就是采集10种带有“白”字,与“白露”字面上相应的草药,如白木模、白毛苦等,据说吃了后可滋补、祛风。

上面提到爱喝茶的老南京十分青睐的白露茶,因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正值生长的最佳时期,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故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

节气气候特点

节气三候

“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

一候:鸿雁自北方飞向南方,以避寒冬。

二候:燕子春去秋来,于秋天自北方飞回南方。

三候:鸿雁在白露时节由北方南来,而燕子则开始南飞,此乃阴阳之气互相交换。

气候特点

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处暑还会热,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此后再过了18天,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不然会着凉受寒。

北方地区白露后降水明显减少,秋高气爽,比较干燥。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可能出现暴雨或低温、连续阴雨的天气。

节气养生

养生概述

白露为典型的秋季气候,容易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皮肤干裂等症状,养生重在预防秋燥。

春捂秋冻是一条经典的养生保健要诀,但秋冻并非人人皆宜。

如糖尿病患者局部供血较差,如果血管一下子受到冷空气刺激,很容易发生血管痉挛,使血流量进一步减少,易引起组织坏死和糖尿病足。再加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常常伴发,冷空气刺激更易诱发心脑血管病,甚至导致心梗等后果。因此,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秋冻。

除此之外,像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儿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都不适合“秋冻”。早晚温差大就应该及时添加衣被,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敏感,若防护不当寒气极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因此,白露也应开始注意保暖。

饮食养生

防秋燥可适当地多服一些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也可选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阴益气的中药,如人参、沙参、西洋参、百合、杏仁、川贝母等,对缓解秋燥多有良效。对普通大众来说,简单实用的药膳、食疗似乎更容易接受。

燕窝是中国传统名贵食品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数据表明,燕窝含蛋白质49.9%,有大量的生物活性蛋白分子,还有适量脂肪和磷、硫、钙、钾等成分,有滋阴养体的作用。

情志养生

人有肾阴、肾阳,阴虚之人,肾阴相对不足,阴阳失衡,内分泌紊乱。水严重不足了,就会出现一派燥象,急躁、烦躁、暴躁、爱发火、脾气大、看谁都是一百个不顺眼。如果是女性,久而久之,加上生理性的机能减退,便会提早进入更年期。

体质养生

阴虚体质的人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阴液亏少就生内热,所以表现出一派火热内扰的症状,如手足心热、口渴爱喝冷饮等。

01便秘

瘦人相比较胖人而言,便秘者更多。因为瘦人阴虚的多,阴虚了,阴液亏少了,滋润濡养机体的功能也就降低了。这时候,一方面机体会从食物中大量吸收所需的水分,另一方面还会本能地从机体器官,比如大肠中吸取水分。这时,消化吸收后的残渣就变成硬结,所以出现难解大便的情况,而且大便还经常是先硬后稀。胃肠道蠕动功能减退了,推动食物消化吸收的功能不足了,排便的阻力就增大了,排便从而变得费力。

02口腔溃疡

有的人非常容易得口腔溃疡。说起来,口腔溃疡本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病,但它疼呀,不但影响吃东西,还影响心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还可能反复发作。老百姓经常把它单纯地归结为上火了,那为什么上火,根源是什么?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阴虚。

中医认为,阴液泛指体内一切富有营养的液体,或指脏腑的阴精。从液的性质而言,液是稠而浊的,属阴,所以叫阴液。身体内的血液、汗液、精液、唾沫等都是阴液。水是属阴的,体内要是阴液不足了,就好像没有了雨露滋润的春天,就像失去了灌溉的土地。

这时候,心、肝、肾等脏腑,眼、耳、鼻等孔窍,还有我们的皮肤,都失去了濡润。滋养生命的源泉干涸了,身体就产生了一系列干燥失润,甚至以热为主的表现,百病就会缠上身。所以,养阴很重要,我们要及时给身体补水,才能健康无忧。

补“露”看这里

《文堂集验方》里有个小药膳方——秋梨燕窝。用秋白梨2个,切掉柄端,挖出核,将燕窝5克,冰糖10克同放于梨中,用柄盖好,以竹签插定,略加水蒸熟食,每日早晨食用。在这个药膳中,燕窝滋阴润肺,白梨、冰糖润燥化痰,特别适合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的人食用。

莲子百合煲猪瘦肉汤也适用于阴虚体质偏于肺阴虚者。用湘莲子30克,百合(干品)30克,鲜猪瘦肉100克,食盐适量。先将湘莲浸泡,去除外皮与莲子心。百合浸20分钟,以减少用作漂白的硫黄含量并减少酸味。鲜猪瘦肉洗净切片,然后将以上三物共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中火煲30分钟,调味食用。有清心润肺、益气安神之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桔梗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