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淘媽

女性在懷孕之後會承受很多的身體上和心理上的不適,在整個孕期最盼望的就是預產期能快點到來,好結束這煎熬的日子。但是並不是生完孩子就萬事大吉了,新手媽媽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在產後回到病房,聰明的媽媽都會做這3件事,對產婦和孩子都很有好處的,看看你是這樣做的嗎?

1. 喝杯溫水

大多數的產婦在產後會出現排便不暢、尿瀦留的情況,嚴重的話可能會使用到開塞露、插導尿管等。所以在產後回到病房,產婦第一件事就是要喝杯溫水。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補充在分娩時消耗掉的體液;另一方面也能夠刺激排便。如果你還在孕期的話,可以提前學習,等產後就可以這樣做。

2. 給孩子餵奶

很多產婦都沒有這個意識,生完孩子後,真的是“感覺身體被掏空”。產婦耗費了很大的體力,就想着能夠好好休息一下。可是媽媽再累,也要給孩子餵奶。其實在產後的半小時孩子就可以吮吸媽媽的RF了,這樣孩子和媽媽近距離的接觸,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同時媽媽的身體也能得到要分泌乳汁的信號,有利於及早的開奶。還有就是,孩子在吮吸的時候,也能夠刺激子宮的收縮,對產後子宮的恢復也是很有幫助的。

3. 選擇合適的姿勢休息

回到病房後,媽媽都想要趕緊休息一下,但是休息時的姿勢也是有講究的。如果產婦是剖腹產的話,產婦最好是平躺,而且枕頭也不要有。這樣就可以防止出現剖腹產麻醉產生的不良反應。如果是順產的話,產婦最好是能先坐一會兒,然後在上牀。但是上牀後也不要馬上平躺,可以採取半坐臥的姿勢,這樣有助於排惡露,也能幫助體內的其他器官恢復到原位。

​淘媽說:雖說產後不用再承受孕期的那些不適了,但是各種新的困難也都會隨之而來。各位準媽媽最好在孕期就能提前瞭解這些知識,這樣在自己經歷的時候就能做的更好。不知你在產後都做了些什麼呢?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