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地阔海冥冥,云水长和岛屿青”。历史悠久的台州,从古至今都是热门旅游地。唐朝三百年间,就有无数文士诗人奔赴这里,在这片山水间留下足迹踪影,写下无数名篇佳作。

今天,小布就带你们一览部分诗词作品,看看古人都游玩打卡了台州哪些地方!

古人游玩打卡

打卡点1:琼台仙谷

龙楼凤阙不肯往,

飞腾直欲天台去。

碧玉连环八面山,

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邀我游琼台,

琪木花芳九叶开。

天风飘香不点地,

千片万片绝尘埃。

我来正当重九后,

笑把烟霞俱抖擞。

明朝拂袖出紫微,

壁上龙蛇空自走。

--李白《琼台》

崖壁盘空天路回,

白云行尽见琼台。

--柳泌《琼台》

诗仙李白曾四入浙江、二登天台山,这首《琼台》便是李白游历天台山琼台仙谷时所作。琼台仙谷素有“小黄山”之誉,是一处典型的花岗岩峡谷景区。“崖壁盘空天路回,白云行尽见琼台”,沿着琼台栈道,一路可见峰崖流水,梦幻的八仙湖更是恍如仙境。

推荐景观路线:黄帝祭坛→仙人座→凌空栈道→百丈崖、龙潭→九峰台→悬空廊→八仙湖→《游天台山赋》石碑→聚仙广场

门票参考:65元(预约参加台州人免费游台州活动可免费)

打卡点2:赤城山

门标赤城霞,楼栖沧岛月。--李白《天台山晓望》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孟浩然《舟中晓望》

此去临溪不是遥,楼中望见赤城标。--顾况《临海所居三首》

蒲轮入翠微,迎下天台山峰。赤城别松乔,黄阁交夔龙。--白居易 《题赠郑秘书征君石沟溪隐居》

台岳南门赤城山,是进入天台山首先看到的地标。自古以来,赤城山便是一座佛道睦居的圣山,沿着山道台阶,朝着顶上的梁妃塔拾级而上,能看到一路风景。这些诗人打卡的则是赤城晚霞,自远处望赤城山掩在云霞间,格外唯美。

地址:台州市天台县飞霞路67号赤城景区

门票参考:15元(预约参加台州人免费游台州活动可免费)

打卡点3:石梁飞瀑

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徐霞客《徐霞客游记》

南国天台山水奇,石桥危险古来知。龙潭直下一百丈,谁见生公独坐时。--李郢《重游天台山》

问我今何去,天台山访石桥。--孟浩然《舟中晓望》

石桥人不到,独往更迢迢。--刘长卿《送少微上人游天台山》

石桥如可度,携手弄云烟。--李白《送杨山人归天台山》

在许多诗人的心中,大名鼎鼎的石桥,简直是天台山的代名词。其实石桥,指的就是天台山深处的一座“花岗岩天生桥”,桥横绝壁,飞流下泄,就是石梁飞瀑,有“第一奇观”之誉。夏日来此仰飞瀑,独享山林清凉。

图/尼康中国行摄影师

门票参考:60元(预约参加台州人免费游台州活动可免费)

打卡点4:华顶山

遂登天台山望,众壑皆嶙峋。夜宿最高顶,举头看星辰。……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韩愈《送惠师》

养龙于浅水,寄鹤在高枝。得道复无事,相逢尽日棋。--项斯《华顶道者》

韩愈将华顶山的气势磅礴描写得淋漓尽致,项斯则是描写隐居华顶高道的日常。华顶海拔1098米,为天台山主峰,四周群山拱秀,峰岗重叠,有日出、云海、雾凇、杜鹃等景,还有相传为古代高僧朝西天读经文的"拜经台"。

门票参考:50元(预约参加台州人免费游台州活动可免费)

打卡点5:国清寺

天台山国清寺,天下称四绝。--李白《兴唐寺》

十里松门国清路,饭猿台上菩提树。怪来烟雨落晴天,元是海风吹瀑布。--皮日休《寄题天台山国清寺齐梁体》

晴江洲渚带春草,古寺杉松深暮猿。--刘长卿《送台州李使君兼寄题国清寺》

曾从国清寺,上看月明潮。--齐己《怀天台山华顶僧》

国清寺始建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取“寺若成,国即清”,是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国清寺依山就势,层层递高,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夏日里的国清寺,古黄的墙面,衬得周边树丛更加青绿,隋梅长出绿枝,一草一木皆具佛性。

地址: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

门票参考:免费

打卡点6:寒石山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 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寒山子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 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寒山子

寒山唯白云,寂寂绝埃尘。草座山家有,孤灯明月轮。石床临碧沼,虎鹿每为邻。自羡幽居乐,长为象外人。--寒山子

不挂丝纩衣,归向寒岩栖。寒岩风雪夜,又过岩前溪。--徐凝《送寒岩归士 》

赤水珠何觅,寒山偈莫吟。--齐己《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其三 》

在“四万八千丈”高的天台山西去余脉中,有一座被称为“十里铁甲龙”的陡峭山岗环绕的寒石山,一千多年前,大唐长安一位踌躇满志的青年人跋涉上千公里的路程,来到这里避世隐居,留下了数百首口语体的白话诗。这里有不被打扰的寒山湖,波澜处尽是湖光水色。

打卡点7:巾山

月落江水明,疏钟发林杪。

蒙蒙山气合,历历川光晓。

妙静玄化机,纵意动群表。

悠然悟真趣,忽觉天地小。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

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

--方孝孺《巾山晨望》

巾山位于临海台州府城之东南隅,连小固山两峰,濒灵江,儒释道文化遗存随处可见。谢灵运、徐霞客、戴复古等古代仁人志士有不少在此留下足迹和诗句。

打卡点8:石夫人

亭亭独立望天津,四畔无家石作邻。

螺髻不梳千载晓,蛾眉空扫万年春。

雪为铅粉凭风传,霞作胭脂仗日匀。

--王十朋《石夫人》

温岭五龙山巅的石夫人,也是诗人们游玩台州时的打卡地,它因酷似古代美女头像而得名,其中更是流传着一则凄美爱情故事。远远看去,石夫人头挽发髻,延颈削肩,俏丽俊美。

打卡点9:桐江书院

当年韩愈送阿符,

城南灯火秋凉初。

我今送郎桐江上,

柳条拂水春生鱼。

汝若问儒风,

云窗雪案深功夫。

汝若问农事,

晓烟春雨劳耕锄。

阿爹望汝耀门闾,

勉之勉之勤读书。

--朱熹《送子入板桥桐江书院》

桐江书院位于仙居县皤滩古镇境内,系宁波乾道(1165—1173)年间,晚唐诗人方干第八代孙方斫举资创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数次莅临,为书院题名并遣子就学,使之名冠江南。

打卡点10:仙岩洞

义方堂上看,窗户翠玲珑。

砚里雩坛月,席间淇水风。

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

--文天祥《绿漪堂》

仙岩洞位于三门东南海滨,传说为神仙所造,有“台州海天胜境”之誉。南宋文天祥“至此募兵”,明朝洪武年间洞中建起“文信国公大忠祠”,仙岩洞遂遐迩闻名。

当然,古人在游玩台州时

到过绝对不止这些地方

这十处,你都来过吗?

校对:逗丁、剑风

审核:旭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