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NBA最大的变化就是总裁斯特恩卸任,由亚当萧华接任新一届的NBA总裁,这一个交替,却让NBA更趋向于商业化,让商业彻底控制了NBA,就连部分奖项也因为商业赞助原因变得名不副实。

正式出道四年,如今却成了NBA最大的笑话

2015年3月,为了凸显裁判关键时候的公平公正行为,萧华建立了在NBA比赛中,如果最后两分钟两队分差在三分以内的比赛(开始为五分,后改为三分),在比赛结束后,裁判都会针对最后两分钟内的正确判罚、错判、漏判等出一份报告进行公示,称之为裁判报告。

裁判报告的出现遭遇到了裁判协会和诸多球星的反对,建议取消。但在萧华的坚持下依旧没有取消,反而非常的盛行。

正式出道四年,如今却成了NBA最大的笑话

裁判报告不影响胜负,只是为了让裁判背锅。

裁判报告将裁判彻底的推向了风口浪尖,越是紧要的比赛,裁判受到的质疑越大。面对比赛后的裁判报告,不仅是球员不满意,更是球迷大肆的谩骂。我们通常说的最后两分钟的比赛应该交由球员去决定胜负,而如今,裁判在报告的压力下,将比赛吹的七零八散,彻底的将比赛投入到机械化的进程中,让球员都感觉非常的不舒服。

事后诸葛亮、马后炮诸如此类的话来形容裁判报告最为贴切,发了一堆报告,对那些已经错判、漏判的行为无法弥补,更是对结果毫无改变,无非就是让裁判背负胜负的黑锅,让球迷去攻击裁判,让球员去针对裁判。

斯特恩时代出了很多有名的裁判,克劳福德、贾伟,为何斯特恩时代会有优秀的裁判出现,而萧华时代却没有,原因就是裁判背负了所有的锅,在比赛关键时候更是没有绝对的权威性。

正式出道四年,如今却成了NBA最大的笑话

竞技体育需要公平,但不是这种无用的公平。

篮球作为竞技体育,最大的需要就是公平,而公平就是建立在场上的执法者手中,用他们对规则的理解当即进行判断,这其中或许有错判、漏判,但这就是竞技体育,这种误差是每个人对规则不同的看法,也是对场上瞬息万变的掌握程度。

由于裁判员对规则的不同理解,让这些误差给比赛带来了不同的吹罚尺度,这种误差适用于各个球队以及各个球员,并没有针对性。

裁判是球场上的权威,既然有规则就必须按规则执行,不能因为裁判不同的理解就用裁判报告去弥补,这种弥补除了拉仇恨,让球迷谩骂外毫无用处。

裁判报告始发于联盟,却始终在打脸联盟,这种无用的时候报告真该结束了,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竞技体育也需要如此,有一份缺憾就会增添一份缺憾美。

裁判报告如今已成了联盟最大的笑话,与其事后诸葛亮归罪于裁判,不如彻底取消,让裁判在最后两分钟用自己的职业水准去安心的吹罚比赛。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