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版」欲望的多棱镜,文/方向真

人为何者?人从哪里来又向哪里去?人类的历史何为?

朱大可的神话系列小说《古事记》,再次将这关乎人类命运的终极问题搁置在我们面前。当然,三卷本的系列中篇《古事记》给人的启示不仅于此。《古事记》如同一面神奇的多棱镜,反射出欲望纷呈的人间情境及与之相对的幻境。朱大可创设的这两重世界里,同时上演着爱与情的缠绵、血与火的迷狂、追逐与杀戮的惨烈、灿烂与寂灭的无常……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的《古事记》,可视为朱大可上、下两大卷的学术著作《华夏上古神系》(东方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的情节性展开。朱大可将华夏上古中断、佚失了的神话文献复活,创作成波澜起伏的、完整的神话故事。这项开创性的工程,与他的神话研究并行,历时二十年。他如同一个发掘、追踪人类想象的猎手,回溯到人类思维的源头,重启原始想象,让生命因美因灵性而绽放光彩。

《古事记》的三部中篇的首篇《字造》

以仓颉造字的神话为蓝本,讲述着汉字这龙与魔的复合体被制造过程里,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故事;汉字的出现和使用,标志着华夏人生活的新纪元——华夏人形而上生活的开端;

第二部《神镜》叙写神奇的穿越之旅——借助神镜超越现实进入欲望与想象的世界。神镜这一意象,预示着与人类生存的现世相对的另一空间——能满足欲望的、自由的梦幻空间,这梦想的彼岸,几乎是所有人都渴望体验的境界;

第三部《麒麟》叙写的是郑和下西洋开拓生存疆域,探察陌生世界的壮举。它由神兽麒麟——雄麒雌麟,来分别讲述两条线索的故事: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和宫廷里的故事。朱大可让被擒拿的、将要被作为礼物献给大明皇上的麟,来讲述它一路随郑和的航行的见闻。让被先期运到京城帝府的麟的丈夫麒来讲宫廷里的争斗杀戮。美丽神兽的童话般视角,使郑和航海的壮举成为华夏神话的续篇(也是华夏神话的终结之篇)。

与传统神话不同,朱大可的《古事

记》越过世界原初景象——天地、日月、山川、植物、动物与人的创造,他让笔下的创世从人精神的、欲望的层面展开。他的创世神话始于造字、造境(进入欲望的幻境)及陌生疆域的开拓。它们呈示出人类精神创世的多维领域,同时也呈示着人类汪洋恣肆的欲望。这欲望就像是龙与魔的合体,它纠缠着情欲、权力、嫉妒的交手与厮杀,也张扬着探索、精进、创造的热情与想象的伟力。这里,浑然天成的想象之火,点燃起濒临寂灭的灵性之光,激荡起超越世俗的旷达思绪。我们从《古事记》这个充满意味的隐喻系统——欲望的隐喻里,感知初民的精神气质,汲取想象的源头之水。

从文艺批评到社会批评,朱大可将自己的视界扩大至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生存的方方面面。他在多个领域频频发声,独特而犀利。而今,越过现世的林林总总,他将探索的目光溯向上古神话。当文化的触角进入人类思维的源地,他从先民的想象中寻找到新的灵感,他的想象空前丰沛,活力四

射。他在多个领域跳出了不同的舞姿。当一个人把自己置于思想的突围边界,去寻求最佳的言说领域和言说方式,而最终在炫丽斑斓的神话中寻得灵性的发声通道,他的洞察之力、欲望之火、创造之力,皆朝向一个具有空前价值的自由目标(世界),那身心曾经奔突的躁动与戾气,自然就融进蓬勃的想象中,化为创造的、建构的助力。

如同“爱因斯坦在莫扎特奏鸣曲与毕达哥拉斯定理之间的神秘联系中的发现”(加莱亚诺的话),神话研究工程,可视为现代科学思维与原始艺术思维的对接。人类新的灵感将在这对接中不期而遇。科学曾经冲破宗教的一统天下,带来了人的解放和文化的复兴。在科学至上的当今世界,神话可否会卷土重来再次解放我们?因为人类探索的欲望、创造的欲望永无止境。从《古事记》的欲望三部曲里,我们看到先民怎样在生存的穿越中,扩展着欲望的边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