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版」慾望的多棱鏡,文/方向真

人爲何者?人從哪裏來又向哪裏去?人類的歷史何爲?

朱大可的神話系列小說《古事記》,再次將這關乎人類命運的終極問題擱置在我們面前。當然,三卷本的系列中篇《古事記》給人的啓示不僅於此。《古事記》如同一面神奇的多棱鏡,反射出慾望紛呈的人間情境及與之相對的幻境。朱大可創設的這兩重世界裏,同時上演着愛與情的纏綿、血與火的迷狂、追逐與殺戮的慘烈、燦爛與寂滅的無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18年7月出版的《古事記》,可視爲朱大可上、下兩大卷的學術著作《華夏上古神系》(東方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的情節性展開。朱大可將華夏上古中斷、佚失了的神話文獻復活,創作成波瀾起伏的、完整的神話故事。這項開創性的工程,與他的神話研究並行,歷時二十年。他如同一個發掘、追蹤人類想象的獵手,回溯到人類思維的源頭,重啓原始想象,讓生命因美因靈性而綻放光彩。

《古事記》的三部中篇的首篇《字造》

以倉頡造字的神話爲藍本,講述着漢字這龍與魔的複合體被製造過程裏,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故事;漢字的出現和使用,標誌着華夏人生活的新紀元——華夏人形而上生活的開端;

第二部《神鏡》敘寫神奇的穿越之旅——藉助神鏡超越現實進入慾望與想象的世界。神鏡這一意象,預示着與人類生存的現世相對的另一空間——能滿足慾望的、自由的夢幻空間,這夢想的彼岸,幾乎是所有人都渴望體驗的境界;

第三部《麒麟》敘寫的是鄭和下西洋開拓生存疆域,探察陌生世界的壯舉。它由神獸麒麟——雄麒雌麟,來分別講述兩條線索的故事: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和宮廷裏的故事。朱大可讓被擒拿的、將要被作爲禮物獻給大明皇上的麟,來講述它一路隨鄭和的航行的見聞。讓被先期運到京城帝府的麟的丈夫麒來講宮廷裏的爭鬥殺戮。美麗神獸的童話般視角,使鄭和航海的壯舉成爲華夏神話的續篇(也是華夏神話的終結之篇)。

與傳統神話不同,朱大可的《古事

記》越過世界原初景象——天地、日月、山川、植物、動物與人的創造,他讓筆下的創世從人精神的、慾望的層面展開。他的創世神話始於造字、造境(進入慾望的幻境)及陌生疆域的開拓。它們呈示出人類精神創世的多維領域,同時也呈示着人類汪洋恣肆的慾望。這慾望就像是龍與魔的合體,它糾纏着情慾、權力、嫉妒的交手與廝殺,也張揚着探索、精進、創造的熱情與想象的偉力。這裏,渾然天成的想象之火,點燃起瀕臨寂滅的靈性之光,激盪起超越世俗的曠達思緒。我們從《古事記》這個充滿意味的隱喻系統——慾望的隱喻裏,感知初民的精神氣質,汲取想象的源頭之水。

從文藝批評到社會批評,朱大可將自己的視界擴大至整個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乃至人們生存的方方面面。他在多個領域頻頻發聲,獨特而犀利。而今,越過現世的林林總總,他將探索的目光溯向上古神話。當文化的觸角進入人類思維的源地,他從先民的想象中尋找到新的靈感,他的想象空前豐沛,活力四

射。他在多個領域跳出了不同的舞姿。當一個人把自己置於思想的突圍邊界,去尋求最佳的言說領域和言說方式,而最終在炫麗斑斕的神話中尋得靈性的發聲通道,他的洞察之力、慾望之火、創造之力,皆朝向一個具有空前價值的自由目標(世界),那身心曾經奔突的躁動與戾氣,自然就融進蓬勃的想象中,化爲創造的、建構的助力。

如同“愛因斯坦在莫扎特奏鳴曲與畢達哥拉斯定理之間的神祕聯繫中的發現”(加萊亞諾的話),神話研究工程,可視爲現代科學思維與原始藝術思維的對接。人類新的靈感將在這對接中不期而遇。科學曾經衝破宗教的一統天下,帶來了人的解放和文化的復興。在科學至上的當今世界,神話可否會捲土重來再次解放我們?因爲人類探索的慾望、創造的慾望永無止境。從《古事記》的慾望三部曲裏,我們看到先民怎樣在生存的穿越中,擴展着慾望的邊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