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池店鎮御輦村的村民許春汝而言,愛是無悔的付出。2006年,許春汝的丈夫曾良成不幸摔倒,臥病在牀,家庭的重擔全部落在她瘦弱的肩上,一邊要辛苦掙錢養家,一邊還得照顧患病丈夫和三個小孩。如今,在許春汝的悉心照顧下,丈夫的身體恢復得很好,日子也越過越好。

入夜十一點,許多人已安然入睡,而位於御輦村南山四岔路口的這家小賣部還在營業,店主許春汝也在忙着整理貨架。一天的忙碌,雖然很累,但只要能多增加一點收入,許春汝就十分高興。

許春汝:夏天有開到凌晨十二點,到了冬天基本上到十一點,有時候不一定,畢竟開店要多掙一點,人家要過來買東西,我們心裏要高興纔對,多開一會,多掙一點錢。

忙完店裏所有的活,已是凌晨十二點,擔心丈夫會餓,許春汝趕忙去問丈夫要不要喫宵夜。

變故

今年45歲的許春汝與丈夫曾良成於1998結婚,婚後育有三個子女。2006年年初,夫妻倆合力開了這家小賣部,日子雖然過得不富裕,但卻很幸福。然而,老天爺好像故意與他們一家開玩笑,這種幸福的小日子在2006年年尾,丈夫摔倒後一切都變了。

許春汝:當時前半個月有從樓梯摔下來過一次,我們把他送到醫院檢查,那個時候是沒什麼問題,半個多月之後,九點多回來家裏睡覺,睡到早上八點多還沒起牀,他平時七點多就起牀,到房間打開看一下,有呼吸,沒睡醒,叫也叫不醒,鄰居有幫我叫了村裏面的醫生,來給他看一下,醫生說要送去大醫院看,這邊是看不了。

從樓梯上一次不小心摔倒,致使腦組織嚴重受損,昏迷不醒,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許春汝趕忙將丈夫送往醫院搶救。經過一個多月的搶救,丈夫的病情終於有所好轉,然而出院後,只能躺在牀上,且還不能說話。

本是幸福的五口之家,卻因丈夫的病倒,日子變得艱難,加上家裏還有三個年幼的孩子,一般人會認爲許春汝會就此離開這個家庭。面對外人,許春汝並沒有去做太多的解釋,而是默默堅守着,全力撐起這個家。

每天閒暇的時候,許春汝都會抽空爲丈夫按摩手腳,天氣好一點,還會扶他到店門口走一走,散散心。

在許春汝精心照護下,2009年,丈夫開始能夠下牀走路,雖然還不能正常地說話,但頭腦已逐漸恢復了意識。這些年來,丈夫身上的每一個小變化,對許春汝而言,都是巨大的進步。

這棟18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既是小賣部,也是許春汝一家居住的地方,更是照顧患病丈夫的場所,小店雖小,但日子過得很踏實。

住的地方儘管擁擠,許春汝卻打理得井井有序,貨架上的貨物擺放整整齊齊。每天早上七點,許春汝就得開始一天忙碌的工作,準備迎接小店的第一波高峯。

沒有客人的時候,許春汝就得趕緊去倉庫搬貨。最近天氣比較炎熱,小店的啤酒、飲料很暢銷,到倉庫的距離雖然只有五十米,每次搬運下來,都是一身汗。而許春汝還得時常要送貨到村民家裏。

許春汝說,再苦再累也得堅持下去,如今她是家裏的頂樑柱,也是這個家繼續走下去的希望。

許春汝:有什麼壓力都是壓在我一個人身上,可我心裏也是這樣子想的。小孩一年比一年長大,老公雖然病了,也在我身邊,我年輕苦了一點,能做到苦一點沒關係。

每次要出去做事,許春汝都會跟丈夫說一聲,雖然得不到丈夫的回應,但丈夫的一個眼神、微笑,許春汝就已滿足。她也深知,只要用心去照護,丈夫就能慢慢恢復。

許春汝的堅守,不僅換來了丈夫的初步康復,更是得到了鄰居們對她認可,這些年,許多村民除了過來買東西,還會主動上門關心許春汝丈夫的病情。

池店鎮御輦村 村民 曾煥昆:

我也是經常來,我是一個聯絡員,是村裏面殘聯的,有時候看她需要什麼幫助,會提到鎮殘聯、市殘聯,幫助她,一個女人這樣真的是特別苦、特別累,但是許春汝這個人特別堅強。

對於村民的關心,許春汝都銘記於心。最讓她感動的是,離小店不到30米的地方,原本就開着一家小賣部,得知許春汝的家庭狀況後,店主爲了減少競爭,主動將店面關了。

許春汝:她經過的時候,說我的店不開了,我把店收起來,兩家收一家,生意會好一點,我說非常感謝你,你很支持我,這份情我會記得。

許春汝和村民之間的溫暖互動,更像是一種愛的關懷,也正是這種友愛,支撐着她一直堅強走下去。十三年的堅守,如今大女兒已在村裏的一所幼兒園擔任幼師,能夠爲家裏分擔一些壓力,兩個小兒女都已上初中,生活能夠獨立。而丈夫只要在她的身邊,這個小家就會一直在。

13年來,許春汝精心照料着患病的丈夫,一家人的日子雖然很艱苦,但許春汝把這樣的日子過成了充滿陽光與希望的每一天,如同盛夏裏的每個早晨,充滿了溫度。

-點擊觀看完整視頻-

文稿 | 吳軍斌

攝像 | 葉萍

編輯 | 王韋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廣告合作:15860407999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