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by freestocks.org on Unsplash,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全媒派(quanmeipai),原文標題:《當APP沉迷做個性化定製:我在300次推送中完成了20場角色扮演》。

在算法推薦大行其道的今天,比自己更瞭解你的,既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敵人,可能是你的App。

時不時地,我們總能被各種App對自己精準的尋找,嚇到。

淘寶、京東的商品推薦,總讓你懷疑自己莫不是被監聽監看,連知乎這樣的“清白之地”,似乎也在暗暗用力,不斷描摹刻畫你的用戶畫像。

被男朋友猜中心思是粉色的,被自己的App猜中總是有點情感複雜。被算法理解,雖然它能恰如其分地爲你送上一首歌、一篇文,但這樣的理解到底是存了一點孤單。

我們總是希望盡力過好豐富人生,把自己看成一個多面的棱鏡,百變而神祕。但是,這種程序化的算法,似乎簡簡單單就將你刻畫複製了出來。

從這個問題反推思考,我們是不是能借助不同的App完成一次自我探索的認識之旅?

算法何以瞭解你

既然想借助這些個看不見摸不着卻強大的幕後力量,上演一出“將計就計”的好戲,那就先跳上“神壇”看看吧。

推薦算法的產生,和人類信息環境的變化直接相關。從信息匱乏時代走向信息過載時代,每個人陡然發現在信息獲取上自己面臨着新的困境:龐大信息帶來的低效。而推薦算法恰是爲了解決這一問題。

憑藉個性化的推薦和對冗餘信息的有效降低,推薦算法在國內外得到了廣泛使用。從亞馬遜、YouTube、谷歌到今日頭條、網易雲音樂、淘寶京東,算法成爲一個近乎魔法的概念。

亞馬遜推薦算法的調整曾給賣家帶來不小的震盪

目前,內容推薦、協同過濾是十分主流的推薦算法。

基於內容的推薦算法(content-based)特別適用對文本內容的解析。將一則文本視爲一條item,通過不斷地抽取、細化,爲文本打上無數的標籤,形成taglist。當用戶在做個性化推薦時,可以將用戶最近操作過的item列出,用這些taglist模擬成一個用戶模型,再用倒搜索引擎爲用戶推薦候選結果。在國內,採取CB算法的最典型代表就是今日頭條。

基於內容的推薦算法可謂最爲“古老”

在頭條之後,新聞資訊App都採取了推薦算法。文本信息的處理特性,使得基於內容的推薦算法成爲主流。

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filtering)則是從集體智慧出發實現的一種推薦。比如通過對用戶喜歡的項目分析,發現用戶A和用戶B兩人十分相似,兩人都喜歡相同的內容,那麼就可以把用戶A喜歡而用戶B還未喜歡的項目C,嘗試着推薦給B。

另一種協同過濾則是基於item本身(item-based,CF)。這種推薦不需要找到和用戶A相似的B,而是完全基於用戶A的單獨行爲。itemA和itemB十分相似,而用戶A很喜歡itemA,那麼就可以把B嘗試推薦給用戶。網易雲音樂的後端算法主要是基於這兩種協同過濾算法。

餘弦相似性是常用的計算方法

此外,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也是十分頻繁常見的推薦算法。

圖像識別是深度學習的典型應用

剔除那些細緻、龐大的計算方程和運算過程,推薦算法底層邏輯的說明也不過百字之內。哪怕聽起來不明覺厲的AI算法,也不過是更復雜的數學模型。

在神話已死的年代,科學卻成爲了最大的神話。

以算之道反算其身——科學馴養App不完全指南

在實踐中,這些App所遵循的個性化推薦系統要複雜得多。

從別的維度出發,以網易雲音樂、今日頭條爲例,又可以將其推薦算法切分爲官方推薦、UGC用戶推薦和熱門推薦(熱度加權)等。

當App面對一個新用戶,由於缺乏用戶行爲數據,精準個性化的推薦可謂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這時對新用戶的推薦,會提供給他大部分人都喜歡的歌曲,這種類似於大盤數據的官方推薦,能讓你在初入時,不至於那麼無措;當用戶在App上持續進行搜索、收藏、喜歡、評論等行爲數據後,算法就能針對你個人和你喜歡的歌曲,衍生出龐大的推薦庫。

但是基於App個性化推薦的底層邏輯,我們依然可以藉助有意識的行爲方式,科學馴養App。

在新聞資訊類App上,主要的推薦原理就是依據用戶的閱讀行爲。越是經常點擊某類文章,越是容易被推薦相同類型。

資訊App中都設置了衆多的興趣主題,在進入這些App之時,用戶都需要完成一系列簡單的選擇。這種最初也最簡單的主動選擇,形成了衆多差異化的用戶組,藉助這種聚類方法,嶄新尚未被“揣摩”的我們,其實已經有了一副清淺的五官。

即刻上的興趣分類

但這樣的分類,往往太過粗淺,尤其在以性別作爲重要分類變量下,更是顯得性別固化。

新安裝即刻的用戶,在進入App主頁前,都需要完成兩道選擇題,先是性別選項,再是細化的興趣分類。如果你在第一步選擇自己是男性用戶,那麼在第二個興趣分類頁面,你將看到科技、遊戲、二次元、男士穿搭指南、軍事和汽車等興趣主題。

當你選擇女性角色後,這些主題變成了萌寵、綜藝、護膚、女性安全。

如果你是一個“非典型”女生用戶,愛好科技、喜愛戶外,想要在資訊類App上實現高效的信息獲取,你得不停的用時間和精力去和潛藏不可見的算法磨合。

我們每個人相似卻也不同。若想擁有一個能“懂你”的App,又豈能爭朝夕。

小王子把愛稱作馴養:“如果你馴養了我,我們就彼此需要,成爲彼此最特殊的存在”。

在衆多個性化推薦App中溜達過一圈後,曾經夢想仗劍走天涯,豪氣十分的馴養App似乎成了一個僞命題。因爲,當你完成這個雙向的遊戲後,你和你的App也就成爲了一種“彼此最爲特殊的存在”。

這何嘗不是一場互相調教的遊戲

角色扮演:一場看不清的遊戲

在網易雲上,首頁的歌單成了心情和狀態的寫照。你可以是在這樣焦灼的夏季裏,枕着一列勵志歌單奮鬥的考研黨,也可以是一個歌單充滿阿爾法波、自然醇音的失眠患者,是一個從BBC卷福配音版的《南太平》到喜愛各類紀錄片原音的英音愛好者……

這種角色扮演的遊戲,對人類而言有着歷史源遠的基因。不管是神話、小說、戲劇,還是在互聯網之後,我們擁有的衆多身份ID,追究下去,它們何嘗不是一種角色扮演。

曾經,我們扮演了些孤獨的角色,隱身在二進制世界,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供養着些小號和另外的自我,扮演着微博小粉紅、中二少年和追星少女,而現在,我們似乎棋逢對手,與算法開始了場互相博弈的遊戲。

有時,這些推薦算法讓我們感到驚豔,那些未曾聽聞卻讓自己分外喜歡的推薦,似乎總能在恰當的天氣恰當的氣氛裏擊中你的柔軟。

這種推薦,也時不時地有些萌蠢。

甚至讓你感到害怕。

但是,當在這場遊戲中暫告一段落時,卻覺得算法雖難卻也簡單,自我簡單卻也複雜。在十幾款App,百餘次我選你猜的互動中,想起的是電影《撞車》裏的這句話“你還需要很多年,才知道自己是個什麼”。

在這場實驗開始前,我以爲自己會在最後迎來一個確定性的答案。但是,很遺憾。對於算法,對於個性化推薦,對於尋找樂趣、打造更“我”的App,似乎瞭解了更多,但態度卻更加複雜。

對於一個人文學科背景出身,對批判主義情有獨鍾的人而言,對於這樣的技術崇拜的確存在種近乎本能的警惕。但是,正如吉尼羅曼說的”我們將增強人類的智能,而非‘人工’的智能。”

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假想的敵人,更能讓你認識自己。在與這些推薦算法“鬥智鬥勇”的同時,我們從另一個維度察覺着自我價值、自我熱情、自我的行爲模式……從這些App實驗中,出於各種目的,我努力挖掘了各類或理工或社科,或天真有邪或成熟穩妥的“我”,但我最後不得不承認,我的確是個膚淺的人,最愛名(yu)人(le)軼(ba)事(gua)、幽(gao)默(xiao)小(duan)品(zi)文,以寫文章爲名,不知泡在知乎看了多久的“如何評價XX明星”……面對這些痕跡,無法抗辯。

在心理學看來,角色扮演是人類普遍具備的能力。從小時候的過家家,到長大後的遊戲,我們都在進行着角色扮演。成年之後的角色扮演,能讓人們做出更好的改變,幫助你“實現”未竟的願望,讓你在日常生活中重獲新鮮感。

算法在毫不懈怠地學習、超越着,我們何嘗不是。五千年前,蘇格拉底寫下“認識自己”,這個重要卻最艱難的追求;今天,也許我們是更近地走向了這個夢想,只不過,是藉助了手機裏那些App。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全媒派(quanmeipai)。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