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9年“上海城投志愿者社会服务月”推进仪式上,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正式揭牌投运,实行全品类“兜底”回收处理,对嘉定全区可回收物齐收共管,大力推进“两网融合”。记者在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看到,一辆车身贴着“两网融合回收车”的车辆进入后,要先经过地磅称重,然后到卸货区域卸下收来的可回收垃圾,简单分类后,塑料瓶、纸箱都会进入各自的操作区。


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成投运 加快由点到面推广覆盖


图说: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正式揭牌投运 上海城投集团供图

新民晚报讯(记者 裘颖琼)在今天上午举行的2019年“上海城投志愿者社会服务月”推进仪式上,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正式揭牌投运,实行全品类“兜底”回收处理,对嘉定全区可回收物齐收共管,大力推进“两网融合”。


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成投运 加快由点到面推广覆盖


图说:在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一辆车身贴着“两网融合回收车”的车辆进入后,要先经过地磅称重。 裘颖琼摄

记者在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看到,一辆车身贴着“两网融合回收车”的车辆进入后,要先经过地磅称重,然后到卸货区域卸下收来的可回收垃圾,简单分类后,塑料瓶、纸箱都会进入各自的操作区。“塑料瓶会放入分拣线,由工作人员去掉瓶盖、标签后,再进行打包。纸箱则是由叉车推入全自动打包机,原本散乱一地的纸箱就被压缩成整齐的一大块,再放入堆垛区。” 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站长杨龙斌告诉记者,之后他们会与有资质的末端处置企业联系,最终实现可再生资源变废为宝。


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成投运 加快由点到面推广覆盖


图说:纸箱则是由叉车推入全自动打包机,原本散乱一地的纸箱就被压缩成整齐的一大块,再放入堆垛区。 裘颖琼摄

所谓全品类“兜底”回收,就是除了高附加值的可回收物,低附加值的也会回收,覆盖“玻、金、塑、纸、衣”这些可回收品。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资源利用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徐彬彬告诉记者,目前马陆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回收的可回收物主要来自三个渠道:一是收编马路流动“摇铃人员”;二是对有条件的小区进行厢房改造,设置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有专人进行收运;三是在小区内举办资源回收日活动,派人到现场进行回收。


嘉定首座全品类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成投运 加快由点到面推广覆盖


图说:改造后的垃圾厢房内,专门辟出了可回收物暂存区 裘颖琼摄

位于叶城路上的爱里舍花园小区,是嘉定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的示范点。记者看到,改造后的垃圾厢房内,专门辟出了可回收物暂存区,由专人负责收运小区内的可回收物。“居民拎过来也行,打电话让我上门收也行。”工作人员表示,价格按照墙上电子显示屏的来算,不同品类不同价格,会随着末端处置回收价的变动进行调整。此外,回收来的东西要放到蓝牙电子秤上进行过磅,数据会直接录入到后台管理系统,居民拎过来的垃圾还能在称重后打出小票,上面标明品类、重量、价格。

这套可回收物系统,可追溯来源,可追查去向。徐彬彬表示,两网融合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的蓝牙电子秤,是具备定位功能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查询到是哪里的机器,当天回收了哪些可回收物,马陆集散中心可回收物的出货量也是纳入平台数据。

专人上门收运可回收垃圾,服务性强,但从人工成本考虑,未必经济划算。记者获悉,目前城投环境正在加快智能回收模式投用,目前已完成功能设计任务书,后续将加紧设计开发智能回收箱(房)、微信小程序,预计将于6月底前投入使用,实现线上+线下的同步经营。

据悉,2018年9月份以来,城投环境全力推进嘉定区再生资源两网融合试点工作,截至今年5月底,布设的再生资源服务点已覆盖至嘉定区12个街道548个居民源,签约企事业单位390家。预计年底还将完成1条示范街道、3个农村示范点“垃圾分类示范点”的打造目标。在嘉定区试点的基础上,城投环境还将加快推进宝山区联谊路等大型再生资源集散中心建设,使之具备各类可回收物的分类打包、转运、暂存、精分拣、码头吊装、水陆运输等功能。

此外,整个六月期间,城投集团将以“上海城投 服务民生 奉献社会——践行垃圾分类,勇当环保标兵”为主题,重点围绕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工作,组织开展120余场垃圾分类“进工地、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楼宇”等志愿服务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