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正迅速掀起纪实文学《梁家河》学习热潮,为深入推进《梁家河》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钻研梁家河的“大学问”,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留在梁家河的宝贵财富,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头苦干的作风、攻坚克难的意志、复兴民族的梦想,不断从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获得教益,从《梁家河》中汲取思想营养和精神力量,增进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奋斗谱写新时代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崭新篇章。

按照市委的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组织开展《梁家河》诵读活动,将党员干部群众的部分诵读内容录制诵读音频。从5月30日起,在西安发布连续推送。

今天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发展策划局业务主管

刘肇卿为大家诵读

纪实文学《梁家河》节选

梁家河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美国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时,再一次讲起了梁家河,他说:“上世纪60年代末,我才十几岁,就从北京到中国陕西省延安市一个叫梁家河的小村庄插队当农民,在那儿度过了七年时光。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后来,我当了这个村子的党支部书记,带领乡亲们发展生产。我了解老百姓需要什么。我很期盼的一件事,就是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但是,这个心愿在当时是很难实现的。

“今年春节,我回到这个小村子。梁家河修起了柏油路,乡亲们住上了砖瓦房,用上了互联网,老人们享有基本养老,村民们有医疗保险,孩子们可以接受良好教育,当然吃肉已经不成问题。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梁家河这个小村庄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我们用了30多年时间,使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13亿多人摆脱了物质短缺,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更是中国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贡献。

几多牵挂,几多深情。在习近平心里,梁家河是挥之不去的乡情,是他精神升华的起点,是他为民做事的信念以及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密密交织起来的绵绵深情!习近平忘不了梁家河,忘不了陕北这块神奇的土地,忘不了乡亲们曾经的艰难困苦,更忘不了为民做事的信念与担当!

刘肇卿

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为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发展策划局业务主管。

编辑:蜀妹在西安

音频录制:西安综艺广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有料!昨晚,中国500强企业家们纷纷“表白”大西安!

●休息日不休息!永康书记:“全方位”查事,“无禁区”查责,“零容忍”查线索!

●整!治!改!拆!这场擂台赛,聚力“建设美丽宜居大西安”!

●市委全会划重点!大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这6大任务很重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