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拾贝

之烟台大马路情思

作者:王建生

有些事情真是奇怪的让人不可思议,愚昧可以轻松的打败文明,让斯文扫地,愚蠢也可以招摇过市,让理智低下头颅。

烟台大马路的拆除就是一个典型案例,提起烟台的大马路,烟台人的情感都无法释怀。烟台的大马路是中国工艺品进出口的发祥地,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花边,绣花,发网的集散地。是中国工艺品史上的一朵奇葩,是真正意义上的空前绝后,就是这样一条曾被称为工艺马路,中西建筑文化相交融的实例典范,同时也是中国开埠后,有着史诗般意义的马路,被愚昧无情的清除掉了。

始建于1860年(清咸丰十年)的烟台大马路,初期建设长660米,宽14米,1900年又延长至东海边全长1308米,1910年曾被一度改为东马路,并于1926铺设成混凝土和部分沥青路面,1936年恢复大马路至今。烟台大马路是烟台市区东部中心,与各个支路相互贯通,相通并列的有二马路,广仁路,海岸路,连接的有平安里,悦来里,尚志里和虹口路,贯通的十字街和南山路。大马路南和森林路之间是几十栋依次排列的别墅群,样式各异蔚为壮观,其漂亮程度可想而知。大马路两侧大多是二~三层的西式建筑,中间穿插为数不多的中式古典楼房,中西的建筑文化在这里体现的如此和谐,这在整个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有。其中还点缀着豪华的仁德洋行,别具一格的俄国领事馆,荷兰领事馆,规模宏伟的侵信会大教堂,以及洋人子弟小学和日本小学,其中卐字会的中国建筑艺术在欧美林立的建筑群里结合的是那样的相得益彰。虹口路上还有中国唯一的万国公墓。……待续

真可谓

中国城市建筑的骄子

烟台人永远的大马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