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的突然受傷也急壞了高女士,她說孩子在黃中中考,考場在四樓,孩子的腿部不能彎曲,她和孩子爸爸兩個人抬着輪椅,怕萬一有個閃失,再碰到孩子的腿就壞了。中考前,高女士的女兒腿部意外骨折住院治療,驊中街道平安社區的7名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在中考的兩天時間裏,主動當起孩子的柺杖,合力抬着輪椅上的孩子每天進出考場,幫助孩子順利參加中考。

幾日前的中考,一位坐在輪椅上的女孩被幾名熱心人,抬着上下四樓、進出考場,這一幕給在場的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7日,小女孩的媽媽高女士將寫有“爲民排憂 替民解難”的錦旗送到了驊中街道辦,感謝平安社區幾名工作人員的熱心幫助。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中間爲丁津義 左一爲張豔玲 右二爲高女士

中考前,高女士的女兒腿部意外骨折住院治療,驊中街道平安社區的7名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在中考的兩天時間裏,主動當起孩子的柺杖,合力抬着輪椅上的孩子每天進出考場,幫助孩子順利參加中考。

“媽媽,我要參加考試。”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中考的前幾天,正在第四中學就讀初三的高女士的女兒在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輛黑色轎車撞倒,造成腿部骨折。

“還有幾天就要中考了,這時候腿受傷,可把孩子急壞了。”高女士說,“孩子一直問什麼時候才能好,她想要參加考試。”

孩子的突然受傷也急壞了高女士,她說孩子在黃中中考,考場在四樓,孩子的腿部不能彎曲,她和孩子爸爸兩個人抬着輪椅,怕萬一有個閃失,再碰到孩子的腿就壞了。

高女士的老家在呂橋,家裏親戚都在廠裏做被服,這時候正好趕上麥收,正是忙的時候。“叫家裏人一早趕來,他們還得趕回去幹活,晚上還得再回來,不到萬不得已,這麼折騰也不好意思開口。”高女士說。

眼看着離中考的日子越來越近,高女士一家人也越來越着急。

熱心“兵哥”主動送考 社區工作人員齊上陣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然而,令高女士沒有想到的是,在19日這天事情突然有了轉機。“人家主動要送孩子去考試,讓我不要擔心。”高女士說。

高女士所說的這個人是丁津義,是驊中街道平安社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一名退伍軍人。當天,丁津義去骨科醫院看望朋友,正巧高女士的女兒也住在同一病房。說話間,得知了高女士在爲女兒如何去考場爲難,一向熱心的丁津義便主動要求送孩子去考場。

“當時有點兒不敢相信,畢竟我們也不認識人家。”當時,半信半疑的高女士堅持問了對方的姓名和工作單位,並和對方互相留下了聯繫方式。

中考前一天,高女士接到了丁津義打來的電話,雙方約定八點半在黃中門口見面。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第二天一早,高女士一家從醫院來到黃中門口,丁津義早已經在那裏等候,而且來的不只是他一個人,還有6名平安社區工作人員張豔玲、高國濤、周洪池、劉煥田、翟樹芳、曹瑞德。

當天,幾個人二話不說,輪流抬着孩子一步一步上了四樓。而抬輪椅也並沒有想象中容易,不但分量重,而且不好使勁,前面的人走得太快了,孩子容易往後仰;走得慢了,孩子容易從輪子上溜下去。因爲還得照看着孩子受傷的腿,幾個人聽着指揮不斷地調整節奏。

等把孩子推進考場,幾個人已是大汗淋漓。黃中瞭解到孩子的情況後,中午就近給孩子安排了一間辦公室方便孩子休息。這樣在中考的兩天時間裏,幾個人每天一早一晚都會準時出現在黃中門口護送孩子進出考場,給孩子加油打氣,沒有一個人說累。

好心人身後還有一幫好人

22日下午6:40,高女士的女兒順利參加完中考,平安社區的7個人一起把孩子從四樓抬到一樓,送到了車上。

“真是遇見好心人了。”高女士激動地說,“先是遇見一個好心人,然後就發現了一幫好心人。”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這事一點兒不假,丁津義是熱心腸,而平安社區的工作人員,也都是熱心的人,有啥事大家齊心一起上。

當天,丁津義從骨科醫院回來後,把高女士家的情況和社區的同事們說了,社區主任張豔玲和社區的同事們當即決定一同前往,幫助孩子完成考試。

這幾個護送孩子考試的人裏,年紀最小的是丁津義,43歲,而最大的已經有60多歲。別看這七個人的平均年齡有50多歲,但是幹起活來卻並不含糊。

幾個人的舉動把高女士一家人感動得不知如何是好。只是一面之緣,沒想到這麼誠心地幫助。“當時要不是我一直問,人家連名字都不說。我們想請大家喫個飯表個心意,人家就是不喫。”高女士說。

高女士一家不知道該怎麼感謝,便製作了錦旗專程送來了驊中街道辦。“多虧大家了,孩子心裏一直挺暖的,沒受腿傷的影響,說考試考得還不錯。”高女士說。

暖!臨近中考腿受傷,這幾位陌生人抬着女孩上四樓參加考試

“孩子考試是大事,孩子順利參加完考試,我們幾個人也就放心了。”面對高女士一家人的不住感謝,幾個人都這麼說。

驊中街道人大主任潘俊祥爲平安社區的工作人員豎起了大拇指:“他們是社區的勤務兵,也是羣衆的貼心人,平安社區工作人員用自己實際行動參與到文明城市創建中來,爲他們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