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爲行業領軍企業,金正大研發團隊實力強勁,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養分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複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部植物營養與新型肥料創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高端研發平臺。作爲曾問鼎“中國肥料業建國六十年最具影響力技術”和“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的優秀企業,芭田研發的高塔造粒生產顆粒複合肥料的方法及設備,讓肥料的複合率從2003年的30%提升至現在的50%左右,不可不謂是我國複合肥行業生產工藝技術的新突破。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一家企業是否的強大關鍵指標之一就是自身的研發能力。 華爲連續多年的研發投入在關鍵時刻起到了重大作用。2018年度財報顯示,華爲當年全球銷售收入7212億元,同比增長19.5%,研發費用高達1015億元,佔其總收入的14.1%。研發人員近8萬餘名,近十年研發費用總計4800億元,可謂是最捨得花錢的公司。此外,華爲同樣是全球最大的專利持有企業之一,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計獲得授權專利 87805件。

研發跟企業的未來息息相關。事實上,越來越多的化肥企業開始注重研發。以此次記者統計的11家上市化肥企業爲例,2018年研發支出合計約20.66億元,與2017年相比,實現較大幅度增長。

其中,有6家企業研發支出超過1億元,魯西化工、金正大以7.49億元、5.73億元的大手筆投入排名前兩位。芭田、雲天化、史丹利分別累計獲得374個、320個、263個授權專利,排名靠前

接下來,筆者就以企業的研發投入、研發團隊人員數量、專利數量、高學歷人才數量等幾個指標,對上述企業進行分析。

研發投入

研發投入是衡量一個企業研發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充足的資金能使研發順利進行。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2018年,魯西化工研發支出7.49億元,佔其全年總收入的3.52%,排名首位。金正大投入5.73億元用於研發,佔其全年總收入的3.71%,在11家企業中比例最高。雲天化研發投入1.71億元,但僅佔營收的0.26%。另外幾家企業中,四川美豐年度研發投入非常微薄,僅有165萬元,與2017年相比,還減少了20萬元,排名墊底。

研發人員數量

實力出衆、經驗豐富的研發團隊,能夠幫助企業搶佔市場競爭的制高點,推動產品不斷更新迭代。此次統計中,史丹利研發人員比例最高,魯西化工人數最多。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2018年度,史丹利擁有703名研發人員,佔其總員工數的19.01%,差不多每5名員工裏面就有一人從事研發工作,比例最高。在數量上,魯西化工研發人員多達1205人,佔其員工總數的10.06%,相當龐大。對比來看,六國化工最少,僅有168名研發人員,比例也是最低。雲天化雖然有493名研發人員,但公司員工人數高達1.2萬人,佔比僅爲3.99%。

專利數量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注:“雲圖控股”、魯西化工的專利數未在年度報告中公佈,此次統數據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搜索結果

企業擁有的專利數量是衡量企業研發創新成果產出質量和市場應用水平的重要指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技術實力。

此次統計中,芭田專利申請和授權總量均排名行業前列。截至2018年12月31日累計擁有有效專利374件,其所擁有的“高塔造粒技”爲國內首創,曾問鼎“中國肥料業建國六十年最具影響力技術”,現在仍在不斷爲公司帶來收入。

整個2018年,芭田共申請專利數高達128件,其中發明專利95件,實用新型專利33件,外觀設計5件;授權專利94件,其中發明專利21件,實用新型70件,外觀設計3件。在磷礦浮選技術、磷尾礦處理技術、納米智能增效肥等技術、生物發酵設備及系統、水溶納米有機碳肥、納米智能增效肥、螯合集成驟冷工藝技術、禽畜糞便高效發酵處理等技術及產品方面新增發明專利申請超過60件,標誌着芭田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持續提升。

其他幾家企業,雲天化(320件)、史丹利(263件),金正大(230件),司爾特(191件),新洋豐(130件),六國化工(131件),四川美豐(50件)。雲圖控股與魯西化工未公開其專利數量,不過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搜索發現,以“雲圖控股/新都化工”爲專利權人的專利合計有137件,魯西化工則有213件。

高學歷人才數量

企業人才的數量也是影響企業研發創新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進行研發創新活動的重要保證。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魯西化工高學歷人才數量(本科以上學歷)與佔比均排名第一位,3500多名員工爲本科以上學歷,佔比約爲32%。平均下來,可能你遇到三個魯西化工的員工,就有一個是本科以上學歷。

其次,雲天化(2811人,比例22%)、金正大(1795人、20%)、史丹利(1073人 比例29%)、雲圖控股(956人、比例10%)、六國化工(639人、 比例15%)、(新洋豐551人、比例8%)、華昌化工(460人、比例13%)、芭田(340人、比例13%)、司爾特(210人、比例6%)。

補充各大企業整體優勢的盤點(源於各企業2018年年報,不完全統計):

1

雲天化

雲天化磷礦資源與煤炭資源優勢明顯,從磷礦採選、到硫酸、磷酸、磷酸二銨、合成氨、尿素的生產等方面,產業鏈配套齊全,生產技術先進,是優質生產和降低生產成本的重要保障。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其中,子公司磷化集團、天寧礦業擁有磷礦資源,金新化工擁有煤炭資源,爲化肥製造業務不斷“輸血”。此外,天安化工、水富雲天化、金新化工等多個生產基地,擁有大型合成氨與磷肥一體化、合成氨與氮肥一體化生產裝置。

作爲擁有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中心、雲南省新型化肥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材料技術開發中心、雲天化國際植物營養研究院等技術研發機構的大型國有企業,雲天化早已形成了具有協同效應的研究開發體系,“礦物資源浮選技術及應用”更是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2

新洋豐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新洋豐是磷複肥行業龍頭企業,產品銷量連續多年排名前二。除去上游原材料資源優勢外,技術和服務能力同樣突出,爲龍頭地位鞏固和發展提供了充分支撐與動力。在其背後,是新洋豐確立了層次清晰、分工明確的研發體系。其中,新型肥料研發中心採用兩總部(北京、湖北荊門)、兩基地(山東、廣西)的構架,系統化地開展研究工作。

湖北荊門建有新型肥料研發中心、實驗種植基地和尿基複合肥、高塔複合肥試驗工廠,專門用於研發新產品新配方。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以新洋豐爲主體,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共同建立,李曉林教授(中)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

北京則是新建了新型肥料研究所,與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合作共建特種肥料工程實驗室。將研究所設置在北京這個國家科技中心、對外交流中心,更方便企業跟蹤國內國際肥料領域的發展趨勢,與國內外科研機構、企業廣泛開展交流合作。山東、廣西兩個基地,是新洋豐新產品新技術集成孵化基地,常態化開展新產品需求調研分析、應用技術集成、孵化和示範展示等,確保產品創新工作緊跟市場不掉隊。

在國際合作方面,新洋豐聘請了國際肥料工業協會前主席、國際肥料發展中心新型肥料中心主任等5位國際肥料專家擔任技術顧問,以學習國際上最先進的肥料生產技術和工藝。重點資質方面,2018年,“農業農村部作物專用肥料重點實驗室”落戶新洋豐,實力不容小覷。藉此部級平臺,可以有效支撐新洋豐產品創新,引導技術進步。

3

金正大

作爲行業領軍企業,金正大研發團隊實力強勁,建立了完善的自主研發體系,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養分資源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緩控釋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複合肥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土壤肥料資源高效利用國家工程實驗室、農業部植物營養與新型肥料創制重點實驗室、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等國家級高端研發平臺。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在國內外,金正大早已打出名聲,讓控釋肥料、脲醛緩控釋肥料兩項國際標準採用中國方案。先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5項。

截至2018年末,金正大擁有發明專利230項。此外,先後與山東農業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挪威生命科學大學、以色列希伯來大學等4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並與德國施諾德研究院、越南南方農業科技研究院、埃塞俄比亞哈瓦薩大學等近20家科研機構開展學術交流,致力於新型肥料的研發與推廣應用。

4

雲圖控股

整個產業版圖中,雲圖控股已掌控鹽、磷、硫等上游資源,上下游完整的產業鏈體系完整,即鎖定了原材料成本,又大大提高了生產各個環節的效率和效益,抗風險能力強,核心競爭力優勢明顯。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雲圖控股擁有雄厚實力、高層次國際化的研發團隊。目前已掌握的核心技術包括硝基複合肥、水溶性肥料及農用硝酸銨鉀等新型肥料的生產研發,並參與起草3項行業標準、1項國際標準。旗下嘉施利品牌致力打造全系硝基產品,作爲“硝基肥專家”的市場定位已被廣泛認可,各類硝基產品的市場影響力不斷提升,已成爲高端複合肥產品的領軍品牌。

雲圖控股的水溶肥研發生產技術位於國際領先行列。作爲唯一生產企業,主導起草的《水溶性肥料》於2013年6月1日在全國範圍實施;以此標準爲基礎修訂的《水溶性肥料通用要求》國際標準在2016年3月15日全球正式頒佈。

5

芭田

作爲冷凍法硝酸磷肥裝置國產化道路的領軍企業,芭田是不僅複合肥行業裏第一家上市企業,同時也是目前行業裏擁有專利技術最多的領先企業,其專利涵蓋高塔造粒、低成本緩控釋、包膜包裹控釋、氨酸及其聚磷酸銨農用生產、納米增效、中微量元素有機螯合、聚穀氨酸增效、快速腐熟發酵等共計89項技術。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此外,在磷礦浮選技術、磷尾礦處理技術、納米智能增效肥等技術、生物發酵設備及系統、水溶納米有機碳肥、納米智能增效肥、螯合集成驟冷工藝技術、禽畜糞便高效發酵處理等技術及產品方面新增發明專利申請超過60件,標誌着芭田的研發能力和創新水平持續提升。

作爲曾問鼎“中國肥料業建國六十年最具影響力技術”和“第十八屆中國專利優秀獎”的優秀企業,芭田研發的高塔造粒生產顆粒複合肥料的方法及設備,讓肥料的複合率從2003年的30%提升至現在的50%左右,不可不謂是我國複合肥行業生產工藝技術的新突破。

憑藉着優質的技術資質和良好的生產效果,高塔造粒技術通過專利服務的方式已爲芭田帶來盈利增長。據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已建設了超過200座高塔複合肥料生產裝置,年產值達600億元。

6

史丹利

史丹利在開發高濃度、生態、多元素、長效化、專用化複合肥產品方面,技術研發實力強。高塔複合肥生產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2004年就建成了高塔複合肥生產線。擁有“一種熔體料漿塔式造粒複合肥及其製造方法”和“一種生物腐殖酸複合肥及其製造方法”等國家發明專利,其中申報完成的“基於高塔熔體造粒關鍵技術的生產體系構建與新型肥料產品創制”項目榮獲2016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史丹利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功能性生物肥料國家工程實驗室、全國復混肥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創新平臺,截止目前,公司擁有專利技術263項。

僅在過去一年,史丹利在硝基複合肥、水溶肥、生物肥、緩釋肥、海藻肥、液體肥、有機肥等7大款產品的研發方面就取得不少新進展。大豆50、60、70等多款高端有機肥、蝦稻肥、勁素功能性專用系列肥等相繼推出,更好地滿足了終端市場的多元化需求。

7

華昌化工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華昌化工地處長江沿岸,以煤氣化爲源頭,形成“煤氣化-合成氨-(純鹼、氯化銨、甲醇、尿素、硝酸、複合肥)的完整產業鏈。2016年合成氨生產被中國石化聯合會認定爲非無煙煤合成氨生產“能效領跑者”標杆企業,是行業翹楚。

8

六國化工

六國化工是我國首次從國外引進第一套大型磷酸二銨生產線的企業,在引進國外先進工藝技術基礎上不斷進行工藝革新。已經完全被其掌握的“低品位磷礦在大型溼法磷酸裝置上應用技術”在行業內領先,實現了磷化工循環資源綜合利用,並藉此開發了多種新型環保型複合肥料。

9

司爾特

司爾特同樣是擁有豐富的磷礦資源,依託宣州馬尾山硫鐵礦、貴州開陽磷礦山優質原料優勢,形成了從硫鐵礦制酸至磷複肥產品生產、銷售較爲完整的一體化產業鏈。在研發方面,長期與中國農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國內衆多農業科研院校保持合作,投資建立了全國首家“中國農業大學--司爾特測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

自2016年6月與南京農業大學於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後,司爾特的“全元生物有機肥製造技術”開始進入應用階段,爲有效解決廢物再利用和完善循環產業經濟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18年,司爾特完成了專用生態肥系列產品、作物專用高效復混肥料和生物有機肥等新型肥料的研究開發,研發投入大幅增加,新產品不斷推出。

10

四川美豐

四川美豐近年來研發能力突出,多項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的生產工藝與技術湧現。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一是開發了噴漿聚合法複合肥生產工藝,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技術具有成粒率高、返料少、能耗低、清潔環保等優點。獨創的聚合反應技術和乾燥工藝,使複合肥產品具有水分低、顆粒均勻緊實、外表圓整光澤、養分均勻、水溶性好,實現本質緩釋,各項技術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此外,四川美豐首創高塔大顆粒尿素造粒工藝,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國內外首次實現了塔式造粒生產大顆粒產品的創舉。

11

魯西化工

實力強不強,看看業績就知道。2018年魯西化工實現營業收入212.84億元,淨利潤高達30.7億元,與2017年19.50億淨利相比,大幅上升57.29%。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漂亮成績單背後,在於魯西化工具備完整的煤化工、鹽化工、氟硅化工、新材料化工產業鏈,綜合優勢明顯。在化肥行業內,魯西化工第一個走出了一條“堅持化肥,走出化肥”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在聚焦主業發展的同時,優化戰略佈局,實現了由化肥向基礎化工、化工新材料的躍升,並且是首批通過山東省化工園區認定。

接近瘋狂!這11家農資巨頭企業一年投入20個億加強研發


相關文章